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山流水.琴台漫兴用梦窗韵》
《高山流水.琴台漫兴用梦窗韵》全文
清 / 张仲炘   形式: 词

练霄戛戛响天风。卷苍岩、千树茏葱。

不见抚弦人,孤云暗逐蜚鸿。春腮忆、小白长红。

斜阳淡、曾照翩翾步屧,篆玉香栊。

剩山肩拥黛,学得翠颦浓。愁中。

游尘渺回首,依约是、幻影槐宫。

无奈此登临,破屐踏遍烟茸。赋山阿、楚些能工。

难消醉,翻羡吴王老去,宴乐芳钟。

怕连宵梦,雨花落、又春慵。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琴台的景致与情感。开篇“练霄戛戛响天风”,以“练霄”形容天空之高远,“戛戛”则描绘出风声的清脆,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接着“卷苍岩、千树茏葱”,通过“苍岩”和“茏葱”的树木,展现了琴台周围自然景色的生机勃勃。

“不见抚弦人,孤云暗逐蜚鸿”两句,诗人借景抒情,以“孤云”和“蜚鸿”象征着孤独与漂泊,表达了对抚琴人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感。接下来“春腮忆、小白长红”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以“小白长红”比喻花朵的盛开,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斜阳淡、曾照翩翾步屧,篆玉香栊”则通过夕阳的余晖,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温馨的画面,步屧(鞋)与篆玉香栊(雕刻有篆文的香炉)的细节描写,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诗意。最后“剩山肩拥黛,学得翠颦浓”以“山肩拥黛”描绘山色之美,以“翠颦浓”形容山色的深邃与浓重,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视觉效果。

“愁中。游尘渺回首,依约是、幻影槐宫。”在愁绪中回望,仿佛看到了遥远的槐宫幻影,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接下来“无奈此登临,破屐踏遍烟茸。”写出了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在自然中寻求慰藉的过程。

“赋山阿、楚些能工。难消醉,翻羡吴王老去,宴乐芳钟。”诗人借用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无法完全融入这种生活的遗憾。“怕连宵梦,雨花落、又春慵。”最后以梦境中的春雨和慵懒,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复杂心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张仲炘
朝代:清

张仲炘(1857-1913),字慕京,号次珊,又号瞻园。湖北江夏(今武汉)人。清光绪三年(1877)进士,散馆授编修。强学会会员。官至江南道监察御史,江苏尊经书院山长。张仲炘与“晚清四大家”朱祖谋、王鹏运、郑文焯等交往甚密。早年在苏州曾参加郑文焯组织的壶园词社,入京后加入咫村词社及校梦龛词社,参与“庚子事变”后京师词人的“春蛰吟”。
猜你喜欢

饮乐屯庶侄家赋腊梅和陈简斋韵

释迦黄成禅可夸,色想熏渍霜中葩。
不然安得白玉蕊,而乃幻此黄金花。
信知造化真有法,蜂须酿蜜蜜酿蜡。
蜡凝花房丰不腴,桃李漫山焉可如。
毓枝摘索璨栗玉,吟搜西郊信杖扶。
少须夜窗疏影挂明月,是蜡是花君自别。

(0)

寄题吴介夫专壑七咏·息庵

日出机事生,日入群动息。
吁嗟利名子,逐逐何所急。

(0)

寄题吴介夫专壑七咏·洪泽

酌彼洪泽水,吾知非盗泉。
举世望甘霖,唤起神蛰渊。

(0)

七禽咏·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愁绿怨红春欲声。
汝动行人妇,行人动汝住。
鸣声不债主良苦辛,啼得血流无用处。
不如归去吾今归,千声万乐何为。

(0)

七禽咏·姑恶

姑恶姑恶家道立,汝为人妇供妇职。
妇德妇功汝不能,抱恨殁身空怨抑。
不化秋柏食,不化山头石。
化作春鸟鸣,号呶何苦极。

(0)

七禽咏·贯钱石八豆

贯钱石八豆,充肠备粱糗。
饱嬉游手儿,初不事耕耨。
好衣好食街市女,汗珠滴滴田妇苦。
夫耘妇饷日卓午,朝夕南山捕蟲鼠。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