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孙元忠·其一》
《寄孙元忠·其一》全文
宋 / 孔平仲   形式: 古风  词牌: 八声甘州

君不见潇湘之山衡山高,八月秋高风怒号。

草木黄落龙正蛰,哀鸿独叫求其曹。

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漂零已是沧浪客。

呼儿觅纸一题诗,此心炯炯君应识。

(0)
鉴赏

这首诗《寄孙元忠(其一)》由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展现了深沉的忧郁与对友情的深切怀念。

首句“君不见潇湘之山衡山高”,以“潇湘”与“衡山”为背景,点明了地点,同时借高山的雄伟形象,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孤寂的氛围。接着,“八月秋高风怒号”一句,直接描绘了秋季的狂风,不仅渲染了季节的特征,也暗示了内心的激荡与不安。

“草木黄落龙正蛰,哀鸿独叫求其曹”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草木的凋零、龙的蛰伏与哀鸿的孤独叫声,与人的境遇相联系,表达了在逆境中寻求同伴、渴望理解的情感。这里,草木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衰败,龙的蛰伏则暗示了力量的暂时隐匿,而哀鸿的孤独叫声,则是寻求共鸣与支持的呼唤。

“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漂零已是沧浪客”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主人公对自己未能成就一番事业的感慨以及漂泊无依的生活状态。这里的“皓白”既指头发的白发,也暗喻岁月的流逝和理想的破灭。“沧浪客”则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作为漂泊者的身份,以及对自由与独立生活的向往。

最后,“呼儿觅纸一题诗,此心炯炯君应识”两句,通过主人公的动作——唤儿找纸题诗,表达了他希望通过文字来寄托情感、寻找共鸣的愿望。这里的“此心炯炯”形容内心明亮而坚定,同时也暗示了对友情的期待与珍惜。诗人希望友人能理解自己的心境,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情的深切渴望,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孔平仲
朝代:宋   字:毅父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生辰:1044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猜你喜欢

寄刘知事弘道

欲折寒梅寄一枝,京华又过十年期。

上林花发莺啼早,南浦云深雁过迟。

卧对青藜听夜雨,坐看玉树赋春词。

眼中吟友多分散,阙下故人今有谁。

(0)

大隐楼为妹夫罗宗信赋

卜居栖迹在城南,朝市纷纭不肯谈。

树下鹤归唯见一,花前凤舞自成三。

窗含远岫明如玉,槛俯长江秀似蓝。

身在耆英图画里,酡颜日日带春酣。

(0)

歌风台

白蛇断,赤龙飞。

天开炎运成帝业,云捲蜚廉扬武威。

威定四方归故里,酒酣击筑歌声起。

山河振动气犹雄,宇宙廓清心自喜。

薰弦载抚韶音希,豳雅又陈王化始。

河流如带誓犹存,台前虎啸生荆杞。

(0)

上苑梅

仗外迎春早,花边待漏迟。

雪华飞上苑,日色动南枝。

寿阳临风处,落英点芳姿。

珠帘清气入,倚阁寒云垂。

辟妃侍华宴,听弄玉参差。

(0)

哀故左丞余公阙

舒州控淮海,蚩尤直层城。

余公此战守,七年无援兵。

公有大将略,烈烈如杲卿。

百战死城下,向来一书生。

长淮失保障,寒潮送哀声。

至今父老言,闻者涕泣零。

(0)

元冥曲

元冥启芳籍,化机动元英。

六华凝中素,一气分太清。

涵养成佳实,味之以和羹。

硕果如不食,剥尽还复生。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