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梁溪水半黄,寻游踏遍古苔荒。
杖头索醉频何惜,屐齿穿云湿末妨。
阴壑泉鸣飞瀑出,惊雷甲坼乳茶香。
因贪山月重登眺,林屋依微接渺茫。
雨过梁溪水半黄,寻游踏遍古苔荒。
杖头索醉频何惜,屐齿穿云湿末妨。
阴壑泉鸣飞瀑出,惊雷甲坼乳茶香。
因贪山月重登眺,林屋依微接渺茫。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探访惠山寺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之美。
首联“雨过梁溪水半黄,寻游踏遍古苔荒”描绘了雨后溪水泛黄,诗人踏足古苔荒地的情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荒凉的氛围。
颔联“杖头索醉频何惜,屐齿穿云湿末妨”则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执着于探索的精神。他手持拐杖,寻找美酒,即使行走于云雾之中,鞋子被打湿也不在意,体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亲近。
颈联“阴壑泉鸣飞瀑出,惊雷甲坼乳茶香”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自然景观。阴暗的山谷中泉水潺潺,飞瀑倾泻而出,雷声轰鸣,乳茶散发出阵阵香气,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尾联“因贪山月重登眺,林屋依微接渺茫”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不舍,他因欣赏山间之月而再次登高远眺,只见林屋隐约,天地相连,一片渺茫,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深邃情感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传达了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即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应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享受过程中的每一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