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世路多艰险,且向幽燕作远游。
袂障西风尘莽莽,心悬南国梦悠悠。
短鞭着力常愁折,长毂能鸣似有忧。
何必停骖屡回首,青齐山色正迎眸。
明知世路多艰险,且向幽燕作远游。
袂障西风尘莽莽,心悬南国梦悠悠。
短鞭着力常愁折,长毂能鸣似有忧。
何必停骖屡回首,青齐山色正迎眸。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面对世事艰难,毅然决然选择远行的坚韧与豪情。首句“明知世路多艰险”,直接点明了旅途的不易,但紧接着的“且向幽燕作远游”则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接下来的两句“袂障西风尘莽莽,心悬南国梦悠悠”,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面对外界的风尘,心中却始终牵挂着远方的南国,这种矛盾又统一的情感,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自由与梦想的追求。
“短鞭着力常愁折,长毂能鸣似有忧”,这两句通过具体的物品——短鞭和长毂,形象地表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挑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不安。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何必停骖屡回首,青齐山色正迎眸”,诗人依然选择了继续前行,青齐山色的美景正是他前进的动力,也是对过去的一种告别,对未来充满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所见所感,既有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对自由与梦想的不懈追求。
放棹大洋中,四见沧海色。
长天入巨浸,或玄、或深黑。
江南见混黄,台麓见绿碧。
但是蹴风行,层层皆雪白。
有时浪矗空,银雪三山积。
平落洪浸间,隐隐黑龙脊。
我乘艨艟游,不畏长鲸掷。
谈笑轻波涛,昂头天咫尺。
华人以娼为败风,东人以娼作奉公。
王家徵税夜夜同,公娼厅事明灯红。
插花盈头发一蓬,花布裹身舞氋氃。
贴腰作褥系腰后,人各一端摇玲珑。
比目交颈记点钟,无遮、无碍雌与雄。
从此烟花添故事,不须羞涩如吴侬。
海疆起戎马,七日陷全台。
争望王师至,慷慨蓝侯来。
舟楫上鲲身,风利布帆开。
指挥悉如意,澄清见将才。
小丑不足数,大敌何有哉!
海岱千里间,事后薙蒿莱。
最难戎幕里,帷幄储真材。
鹿洲蓝先生,文治佐鸿裁。
至今海山际,文章达上台。
谁知陵谷事,扫地如尘埃!
怀古心滋戚,感时心愈哀。
当初凭眺地,处处生莓苔。
三年兵燹内,楼舍为煤炱。
礼乐亦已废,坛庙况又灾。
鲁国有诸生,抱器耻徘徊。
招魂望漳浦,酌酒祭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