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高城望,春光正暮天。
落红深小径,新绿涨平田。
粉翅迷蝴蝶,芳心泣杜鹃。
谁怜隐侯病,憔悴百花前。
把酒高城望,春光正暮天。
落红深小径,新绿涨平田。
粉翅迷蝴蝶,芳心泣杜鹃。
谁怜隐侯病,憔悴百花前。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酒醉登高,远眺城外之景。诗人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暮春时节的独特韵味。首句“把酒高城望”,开篇即点明了诗人饮酒于高处的情境,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春光正暮天”一句,将春色与黄昏巧妙结合,展现出时间流转之美。
“落红深小径,新绿涨平田”两句,通过“落红”与“新绿”的对比,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小径上的落花堆积,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而田间的绿意盎然,则预示着新生与希望。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蕴含了对生命循环的深刻思考。
“粉翅迷蝴蝶,芳心泣杜鹃”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蝴蝶在花间飞舞,似乎迷失在花香与色彩之中,象征着自由与快乐;而杜鹃啼血,常被赋予哀愁与悲凉的寓意,这里用来形容芳心的伤感,增添了诗歌的抒情色彩。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生物,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谁怜隐侯病,憔悴百花前”一句,将思绪引向更深层次的感慨。隐侯,此处可能借指隐居之人或诗人自己,面对百花凋零,内心不禁生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不易的理解与同情。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融入了对人生、对世事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练湖七月凉雨过,白水荡荡红芙蓉。
芙蓉红尽早霜下,鸳鸯飞去何匆匆。
茜裙女儿弄虚碧,鸣榔声断无消息。
清波小藻出银鱼,落日湖山秋欲滴。
望湖接山云茫茫,鸟飞不尽青天苍。
丹阳使者坐白日,小吏开瓮春酒香。
倚栏半醉风吹醒,万顷湖光落天影。
挂冠何日隐江南,短褐纶竿上渔艇。
空林净如扫,石径穿岭细。
绀庐出深树,飞湍下云际。
偶逢赤髭侣,嘱我听真谛。
菘肥斋钵丰,樾古佛灯翳。
周檐棘篱短,野枳香入袂。
夕磬两三声,半岩花雨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