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香雾笼葱,砚寒金井频呵冻。
老坡仙去,新声犹寄,绿毛么凤。
瘦脸盈盈,不禁僝僽,雪浓霜重。
赖墨池佳致,草成玄白,聊以此、当清供。
长记月明曾共。捻虬髯、几番孤耸。
春风一点,著公翠袖,撩人清梦。
逋尔何如,西湖惯见,影斜芗动。
要岁寒得友,岂容无竹,倩谁添种。
小窗香雾笼葱,砚寒金井频呵冻。
老坡仙去,新声犹寄,绿毛么凤。
瘦脸盈盈,不禁僝僽,雪浓霜重。
赖墨池佳致,草成玄白,聊以此、当清供。
长记月明曾共。捻虬髯、几番孤耸。
春风一点,著公翠袖,撩人清梦。
逋尔何如,西湖惯见,影斜芗动。
要岁寒得友,岂容无竹,倩谁添种。
这首词作是宋代文学家李曾伯的《水龙吟·其十一》和丰宪的题林路铃梅轴韵。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清幽典雅的书房景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小窗香雾笼葱,砚寒金井频呵冻" 这两句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书房中的静谧氛围,小窗外飘散着淡淡的花香,而室内则是砚台上的墨迹已经结冰,诗人不停地用热水去融化,以此形象传达出冬日里文人们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热爱。
"老坡仙去,新声犹寄,绿毛么凤" 这几句字里行间流露出一股淡淡的怀旧之情。诗人提及“老坡”即李白,通过这位古代文豪的称呼,表达了自己对文学传统的缅怀和尊崇,同时也透露了一种时光荏苒、英雄辈出的感慨。
"瘦脸盈盈,不禁僝僽,雪浓霜重" 这里则描绘出诗人在严冬之中,对友人的思念之深。瘦脸盈盈传达了一种淡雅的美感,而“不禁僝僽”则表露了诗人心中的忧虑和不安。
"赖墨池佳致,草成玄白,聊以此、当清供" 这几句是对书房中文学创作的赞美。墨池指的是文人墨海,比喻诗人的学问深厚。草成玄白则形象地表达了笔下生花的意境,而“聊以此、当清供”则意味着诗人通过文学创作来寄托自己的精神追求。
"长记月明曾共,捻虬髯、几番孤耸" 这里提及的是与友人的往日欢聚,以及对那段时光的深刻记忆。月下相聚是中国古代文人常有的情景,而“捻虬髯”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思考或回忆中所表现出的沉思状。
"春风一点,著公翠袖,撩人清梦" 这几句转换了画面,进入了春日的场景。春风轻拂,使得树木生机,而“著公翠袖”则描绘了一种优雅的情境,诗人似乎在赞美这一切自然之美。
"逋尔何如,西湖惯见,影斜芗动" 这里诗人的心思又转向了对西湖的怀念。逋尔何如,即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问,而“西湖惯见”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风景的熟悉和喜爱。
"要岁寒得友,岂容无竹,倩谁添种" 最后几句强调了在严冬之际获得朋友的珍贵,以及对自然界中竹子的欣赏。岁寒指的是严酷的冬季,而“得友”则意味着在这样的时节里找到知音是一件多么难得且宝贵的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词作通过对书房生活和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友情、自然美以及文学传承的深切关怀。
竹间棋,池上字。风日共清美。
谁道春深,湘绿涨沙觜。
更添杨柳无情,恨烟颦雨,却不把、扁舟偷系。
去千里。明日知几重山,后朝几重水。
对酒相思、争似且留醉。
奈何琴剑匆匆,而今心事,在月夜、杜鹃声里。
闷来无那,暗数尽、残更不寐。念楚馆香车,吴溪兰棹,多少愁云恨水。阵阵回风吹雪霰,更旅雁、一声沙际。想静拥孤衾,频挑寒灺,数行珠泪。
凝睇。傍人笑我,终朝如醉。便锦织回鸾,素传双鲤,难写衷肠密意。绿鬓点霜,玉肌消雪,两处十分憔悴。争忍见、旧时娟娟素月,照人千里。
落景下青嶂,高浪卷沧洲。
平生颇惯,江海掀舞木兰舟。百二山河空壮。
底事中原尘涨。丧乱几时休。
泽畔行吟处,天地一沙鸥。想元龙,犹高卧,百尺楼。
临风酹酒,堪笑淡话觅封侯。老去英雄不见。
惟与渔樵为伴。回首得无忧。
莫道三伏热,便是五湖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