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逦沙堤接画桥,东风杨柳暗长条。
莺随玉笛声偏巧,马受金羁气益骄。
舞榭歌台临道路,佛宫仙馆入云霄。
西湖春色年年好,底事诗翁叹寂寥。
迤逦沙堤接画桥,东风杨柳暗长条。
莺随玉笛声偏巧,马受金羁气益骄。
舞榭歌台临道路,佛宫仙馆入云霄。
西湖春色年年好,底事诗翁叹寂寥。
这首元代杨载的《题沈君湖山春晓图诗卷》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景象。首句“迤逦沙堤接画桥”展现了湖边沙堤与精致桥梁相连的画面,富有诗意。接下来的“东风杨柳暗长条”描绘了春风轻拂,柳树依依的场景,暗含着春天的韵味。
“莺随玉笛声偏巧”通过莺鸟随着笛声起舞,形象地表现出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马受金羁气益骄”则以马匹佩戴金饰,神态昂扬,象征着春天的活力和富饶。
“舞榭歌台临道路,佛宫仙馆入云霄”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湖畔的繁华与宁静,既有世俗的热闹,又有超凡的仙境,展现了画面的层次感。
最后,“西湖春色年年好,底事诗翁叹寂寥”揭示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同时疑惑为何这样的美景却让诗人心生寂寥之感,引人深思。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春日西湖的独特感受和淡淡的落寞情绪。
倚西风、招鸿送燕,年华今已如客。
青奴一饷贪凉梦,昨夜酒红无力。愁似织。
听鸣叶寒蝉,话到情无极。舞衣春入。
叹带眼偷移,琴心不断,襟袖旧时窄。红尘陌。
谁寄佳人消息。任他珠网瑶瑟。
金钗两鬓霓裳曲,总是浪歌闲拍。长夜笛。
且慢析轻匀,留醉酒垆侧。烟青雾白。
望残照关河,晴云楼阁,何处是秋色。
杨柳楼深,推梦乍起,前山一片愁雨。
嫩绿成云,飞红欲雪,天亦留春不住。
借问东风,甚飘泊、天涯何许。
可惜风流,三生杜牧,少年张绪。陌上差差携手去。
怕行到、歌台旧处。
落日啼鹃,断烟荒草,吟不成谁语。
听西河、人唱罢,何堪把、江南重赋。
敲碎琼壶,又前村、数声钟鼓。
离愁晚如织,托酒与消磨。
奈何酒薄愁重,越醉越愁多。
忍对碧天好夜,皓月流光无际,光影转庭柯。
有恨空垂泪,无语但悲歌。因凝想,从别后,蹙双蛾。
春来底事,孤负紫袖与红靴。
速整雕鞍归去,著意浅斟低唱,细看小婆娑。
万蕊千花里,一任玉颜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