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楼深,推梦乍起,前山一片愁雨。
嫩绿成云,飞红欲雪,天亦留春不住。
借问东风,甚飘泊、天涯何许。
可惜风流,三生杜牧,少年张绪。陌上差差携手去。
怕行到、歌台旧处。
落日啼鹃,断烟荒草,吟不成谁语。
听西河、人唱罢,何堪把、江南重赋。
敲碎琼壶,又前村、数声钟鼓。
杨柳楼深,推梦乍起,前山一片愁雨。
嫩绿成云,飞红欲雪,天亦留春不住。
借问东风,甚飘泊、天涯何许。
可惜风流,三生杜牧,少年张绪。陌上差差携手去。
怕行到、歌台旧处。
落日啼鹃,断烟荒草,吟不成谁语。
听西河、人唱罢,何堪把、江南重赋。
敲碎琼壶,又前村、数声钟鼓。
这首词以"杨柳楼深"开篇,描绘了一幅春雨绵绵、杨柳依依的画面,营造出一种离别伤感的氛围。"嫩绿成云,飞红欲雪"运用比喻,写出春天色彩斑斓却又即将消逝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惋惜。
"借问东风,甚飘泊、天涯何许"借东风寓言春天的离去,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漂泊不定。接下来,词人将杜牧和张绪两位历史人物与春风相联系,表达对青春易逝、风流不再的感慨。
"陌上差差携手去"描绘了与友人依依惜别的场景,"怕行到、歌台旧处"则勾起了对往昔欢歌笑语之地的回忆,如今只剩下"落日啼鹃,断烟荒草"的凄凉景象,词人心中充满无尽的哀愁。
"听西河、人唱罢,何堪把、江南重赋"进一步抒发了词人对故国江南的深深怀念,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结尾"敲碎琼壶,又前村、数声钟鼓"以夜色中的钟鼓声渲染出更浓厚的离别情绪,给人留下深深的思索。
总的来说,赵功可的《氐州第一·次韵送春》是一首深情而富有哲理的送别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人事的感慨,展现了词人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镫影萧疏,身还在、为谁消受。
拚尽了、月下吹笙,花前纵酒。
寂寂仲华今已老,太阿知我还知否。
向中宵、寒铁喷清光,雌龙吼。骨已白,黄泉友。
魂已杳,黄头妇。便长吟梁父,溪山非旧。
飞尽楝花天不管,韶华难得春风又。
听啼鸦、啼彻五更心,栖衰柳。
乍愿君如天上之月出海复东来,不愿君如东流之水到海不复回。
有情之月无情水,黯然消魂别而已。
况复一家判胡越?百年去乡里,关门断雁河绝鲤。
万金不买书一纸。噫嘻乎嗟哉!
远游子,春风三月戒行李。
留不住箫上声,拭不灭玉上名。
千尘万劫,销不得屋梁落月之相思、河梁落日之离情。
山中水,出山不复清;海中月,出海还复明。
不惜君远别,惜君长决绝。
知君来不来,看取重圆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