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颇更事,打透利名关。
百年扰扰于役,何异入槐安。
梦里偶然得意,醒后才堪发笑,蚁穴驾车还。
恰佩南柯印,彷佛毂曾丹。客未散,日初昳,酒犹残。
向来幻境安在,回首总成闲。
莫问浮云起灭,且跨刚风游戏,露冷玉箫寒。
寄语抱朴子,候我石楼山。
老子颇更事,打透利名关。
百年扰扰于役,何异入槐安。
梦里偶然得意,醒后才堪发笑,蚁穴驾车还。
恰佩南柯印,彷佛毂曾丹。客未散,日初昳,酒犹残。
向来幻境安在,回首总成闲。
莫问浮云起灭,且跨刚风游戏,露冷玉箫寒。
寄语抱朴子,候我石楼山。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水调歌头(其三)解印有期戏作》。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老子的生活态度和超然物外的哲学思想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老子颇更事,打透利名关" 这两句直接点出了老子的处世哲学,即超越了功名利禄的羁绊。"百年扰扰于役,何异入槐安" 则通过对比表达了人生短暂与追求永恒安宁之间的关系。
"梦里偶然得意,醒后才堪发笑,蚁穴驾车还" 这几句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景,通过梦境和蚁穴驾车的奇特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到感悟。
"恰佩南柯印,彷佛毂曾丹" 这两句则是对物品的描写,其中“南柯”是一种古代用来制作印章的材料,而“毂曾丹”则可能指的是一种特定的颜色或装饰。这些细节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观,还暗示了他对于物质生活的态度。
"客未散,日初昳,酒犹残" 这几句描绘了一种宴席即将结束的情景,但诗人似乎并不急于离去,因为酒还没有喝完,这里传达出一种对现实生活的珍视和享受。
"向来幻境安在,回首总成闲" 这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他通过回顾过去,对比现在,发现了一个恒久不变的精神状态——“幻境”与“闲”。
"莫问浮云起灭,且跨刚风游戏,露冷玉箫寒" 这几句则是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自在的情感表达。诗人不愿去关注那些无常变化的现象,而是选择顺从自然,与大自然进行精神上的交流。
最后两句"寄语抱朴子,候我石楼山" 是对朋友的一种邀约,或是一种心灵的召唤。在这里,“抱朴子”可能是一个化名或一个特定的人物象征,而“石楼山”则是诗人心目中的一处精神寄托之地。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老子的哲学思想的借鉴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