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望成都桑,东望陈仓树。
隆中归梦绝,终老三巴路。
英雄不可为,临风泪如注。
西望成都桑,东望陈仓树。
隆中归梦绝,终老三巴路。
英雄不可为,临风泪如注。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的《阻雨二日与亥白搜剔武连轶事咏之得四首》中的第一首,以“武侯坡”为题,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缅怀之情。
首句“西望成都桑,东望陈仓树”,诗人遥望远方,将目光投向了成都和陈仓,这两个地方在历史上与诸葛亮有着密切的联系。成都,是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根据地;陈仓,则是诸葛亮北伐时的重要战略要地。通过这样的景象描写,诗人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
接着,“隆中归梦绝,终老三巴路”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隆中是诸葛亮隐居之地,这里“归梦绝”暗示了诸葛亮未能实现其宏图大志,最终在三国乱世中逝去。而“终老三巴路”则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一生追求和平统一理想的深切同情和惋惜。
最后,“英雄不可为,临风泪如注”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诸葛亮这位英雄人物的敬仰与哀思。诗人感叹英雄虽有远大抱负,却难以实现,面对此情此景,不禁泪如雨下,情感真挚动人。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情怀和对英雄命运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