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似琉璃底,水行空影中。
槎浮应恍惚,星会恐朦胧。
七月初七夜,一年须一逢。
经躔那有此,吾欲问天公。
河似琉璃底,水行空影中。
槎浮应恍惚,星会恐朦胧。
七月初七夜,一年须一逢。
经躔那有此,吾欲问天公。
这首宋代诗人舒岳祥的《七夕》描绘了七夕之夜的美丽景象。诗人以河水为背景,比喻银河如明亮的琉璃,星光在其中穿梭,形成梦幻般的景象。"槎浮应恍惚",槎是古代传说中用来渡过银河的木筏,这里形容其若隐若现,仿佛置身于虚幻之中。"星会恐朦胧"则写出星斗在月色下显得模糊不清,增添了神秘感。
诗人强调七夕是一年一度的佳节,"一年须一逢"表达了对这个传统节日的珍视和期待。最后,诗人发出疑问:"经躔那有此",意指这样的银河景象在天文学上是否合理,流露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和对天公(天神)的询问,体现了古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古代文人墨客对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感受和想象。
官居坐官府,不见青山青。
閒来亭上看,青山绕重城。
左见青山纵,右见青山横。
具敖浮虚碧峥嵘,群峰连娟相缭萦。
县庭无事苔藓生,独携珍琴写溪声。
琴声锵锵激虚亭,罢琴举酒招山英。
山英莫相嘲,我虽朝市如林坰。
客有山中来,闻说令尹清。
山英异时合有情,周遮不放公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