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致政王侍郎挽歌二首·其一》
《致政王侍郎挽歌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弱冠献奇策,居然终贾才。

赋成平乐馆,歌奉柏梁杯。

丽藻留昭世,英游隔夜台。

土中埋美玉,谁见不兴哀。

(0)
注释
弱冠:二十岁。
献:提出。
奇策:非凡的计策。
居然:竟然。
贾才:商人的才能。
赋成:完成诗作。
平乐馆:古代宫殿或宴会场所。
歌奉:献上歌曲。
柏梁杯:古代宫廷宴会中的酒杯。
丽藻:华美的文辞。
昭世:流传后世。
英游:英明的游历。
隔夜台:难以触及的历史。
土中埋美玉:美玉深藏地下。
谁见:谁能见到。
不兴哀:不感到惋惜。
翻译
二十岁就提出非凡的计策,竟然展现出了商人的才能。
他在平乐观完成了诗作,以歌献给柏梁宴的宾客。
华美的文辞流传于后世,他的英名却如隔夜之事难以触及。
如同美玉深藏地下,谁能见到而不感到惋惜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作,名为《致政王侍郎挽歌二首(其一)》。从诗的内容来看,司马光在此表达了对友人贾才的赞美之情,以及自己对于人才埋没的哀叹。

"弱冠献奇策,居然终贾才。"

这两句描绘出一个青年才俊,在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但最终却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认可。"弱冠"指的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呈奇策"意味着提出卓越的计谋或策略,而"居然终贾才"则表明这些才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赋成平乐馆,歌奉柏梁杯。"

这两句诗描写了一个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在"平乐馆"中完成了一篇文章(赋),并且在宴席上以"柏梁杯"敬酒唱歌。这不仅展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出一种文化上的自豪和满足。

"丽藻留昭世,英游隔夜台。"

这里的"丽藻"指的是美好的文章或诗句,"留昭世"意味着这些文学作品将流传后世。"英游"则是形容词,用来描绘一个才子在深夜时分独自徜徉于高台之上的情景,表现出一种超脱和不凡的气质。

"土中埋美玉,谁见不兴哀。"

最后两句诗用了比喻手法,将未被发现或重视的人才比作埋藏在土中的美玉。这是一种常见的比喻,表达了一种对人才埋没的悲哀和惋惜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贾才的赞美,以及对人才埋没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于才华与命运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喜邢校书远至对雨同赋远晚饭阮返五韵

雀噪空城阴,木衰羁思远。

已蔽青山望,徒悲白云晚。

别离千里风,雨中同一饭。

开径说逢康,临觞方接阮。

旅宦竟何如,劳飞思自返。

(0)

杂曲歌辞·其二鹧鸪词

越冈连越井,越鸟更南飞。

何处鹧鸪啼,夕烟东岭归。

岭头行人少,天涯北客稀。

鹧鸪啼别处,相对泪沾衣。

(0)

硖石遇赦

天网初开释楚囚,残骸已废自知休。

荷蓑不是人间事,归去沧江有钓舟。

(0)

题南鉴公山房

竹房开处峭,迥挂半山灯。

石磬敲来穴,不知何代僧。

讲归双袖雪,禅起一盂冰。

唯说黄桑屐,当时着秣陵。

(0)

投文得仕而今少,佩印还家古所荣。

(0)

王粲销忧日,江淹起恨年。

带川遥绮错,分隰迥阡眠。

膴膴横周甸,莓莓阙晋田。

方知急难响,长在鹡鸰篇。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