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贤贵无方,以方贤不得。
谁识岭南英,皇图赖羽翼。
风度唐独推,文学今无色。
五百馀岁间,巍然二斗极。
如余生非远,胡为空太息。
立贤贵无方,以方贤不得。
谁识岭南英,皇图赖羽翼。
风度唐独推,文学今无色。
五百馀岁间,巍然二斗极。
如余生非远,胡为空太息。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追和张曲江感遇诗步韵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对古代贤才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人才选拔制度的反思。
首句“立贤贵无方,以方贤不得”开篇即点出主题,强调了选拔贤才不应受限于形式或规则,而应以实质的才能为标准。接着,“谁识岭南英,皇图赖羽翼”一句,赞美了岭南地区的人才,指出他们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如同鸟儿的翅膀支撑着整个天空。
“风度唐独推,文学今无色”则将话题转向唐代,赞誉唐代在风度与文学上的独特成就,暗示现今社会在这些方面可能有所逊色。接下来,“五百馀岁间,巍然二斗极”进一步强调了古代人才的卓越地位,比喻他们在历史长河中如同两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时代。
最后,“如余生非远,胡为空太息”表达了诗人对古代人才的深切怀念,同时对自己或当代社会未能充分发掘和利用人才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和叹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古代人才的崇敬与怀念,同时也反思了当前社会在人才选拔与利用上的不足,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战武牢,动河朔。
逆之助,图掎角。
怒鷇麛,抗乔岳。
翘萌牙,傲霜雹。
王谋内定,申掌握。
铺施芟夷,二主缚。
惮华戎,廓封略。
命之瞢,卑以斫。
归有德,唯先觉。
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
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
幸逢仁惠意,重此藩篱护。
犹有半心存,时将承雨露。
贞一来时送彩笺,一行归雁慰惊弦。
翰林寂寞谁为主,鸣凤应须早上天。
一生判却归休,谓著南冠到头。
冶长虽解缧绁,无由得见东周。
晋阳武,奋义威。
炀之渝,德焉归。
氓毕屠,绥者谁。
皇烈烈,专天机。
号以仁,扬其旗。
日之升,九土晞。
斥田圻,流洪辉。
有其二,翼馀隋。
斫枭骜,连熊螭。
枯以肉,勍者羸。
后土荡,玄穹弥。
合之育,莽然施。
惟德辅,庆无期。
发地结菁茅,团团抱虚白。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洞如,鸟飞无遗迹。
无限居人送独醒,可怜寂寞到长亭。
荆州不遇高阳侣,一夜春寒满下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