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伯坚以墙东小隐自署答其来韵因成题篇》
《王伯坚以墙东小隐自署答其来韵因成题篇》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家出琅琊六代馀,墙东避世偶成居。

秦川少作中郎客,楚相能题孺仲书。

自有蓬蒿深息鴳,一从濠濮久知鱼。

地偏可是心曾远,凿涧开林好结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墙东小隐的生活状态与心境。诗人通过对比秦川与楚相的典故,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描述,展现了隐士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首联“家出琅琊六代馀,墙东避世偶成居”点明了隐士的出身背景和选择隐居的原因。琅琊是古代一个著名的文化之地,六代馀则暗示了家族的悠久历史。墙东避世,则是直接表达了隐士避开世俗纷扰,选择在墙东隐居的生活方式。

颔联“秦川少作中郎客,楚相能题孺仲书”运用了两个历史典故。秦川指的是秦朝的都城长安,中郎客可能是指汉代的中郎将,这里借指隐士曾经有过与世无争、游历四方的经历;楚相则是指战国时期的楚国宰相,孺仲书可能是指其子孺仲,这里可能寓意着隐士与历史名人的精神共鸣或向往。

颈联“自有蓬蒿深息鴳,一从濠濮久知鱼”进一步描绘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蓬蒿深息鴳,意味着隐士如同鹌鹑一样,在自然的怀抱中自由呼吸,享受着宁静的生活。濠濮则是古代两个水名,常用来比喻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理想境界。久知鱼,可能暗喻隐士与自然界的生灵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仿佛与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默契。

尾联“地偏可是心曾远,凿涧开林好结庐”总结了隐士的心境与生活理想。地偏,即地理位置偏远,但心曾远,说明隐士的心境并未因此受限,反而更加开阔。凿涧开林好结庐,则表达了隐士对于自然环境的改造与利用,旨在创造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和心灵世界,传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寄题西江罗隐君本心斋

江海翩然勇赋归,只从静里见天机。

一经断送休休了,万事消磨念念非。

隐几不知流水动,闭门常见白云飞。

若为同结斋中友,老向苍山采蕨薇。

(0)

八月三日书所见

青军黄军日自斗,西城南城门不开。

诸侯相对面似土,今我不乐心如灰。

饥乌在树噤无语,苍蝇满案从何来。

年衰但愿饱粝食,意到聊且持吾杯。

(0)

贺毅刚中长老住承天禅寺诗二首·其二

海上东来转法轮,祖衣传久色逾新。

携将天目山中雨,洒向蛾眉石上尘。

行道要从无佛处,开堂须著有缘人。

等閒拈出菩提子,百草千花不当春。

(0)

次张仲举侍读韵

词源浩浩倒岷江,直笔如公世少双。

目下十行千字过,身长九尺两眉庞。

世间忠烈应知感,地下奸谀岂竖降。

老客中吴最萧索,白头犹尔读书窗。

(0)

冬至前一日到游源及归知元善亦自彼回途中遇风不得相近偶成

夜醉重峰酒,晓行游径霜。

急风来广漠,初日在微茫。

交臂恨相失,思君还自伤。翛然鹓鹭质,鸡?愧联行。

(0)

上分宪山东佥事

五云仙子来蓬瀛,霜花肃肃风泠泠。

绣衣香拂瘴云散,老龙擎月波心明。

鸊鹈膏寒浸秋水,宝匣生光斗生紫。

妖氛千里不敢飞,狐兔遁形枭獍死。

九龙当轩翠鸾峙,文笔又向天中起。

欲宣教化踵前贤,瞻拜还看下车始。

泮宫洋洋腾颂声,飞章从祀升延平。

玉堂芸阁应赞成,伫闻答诏来天庭。

俗淳民厚期逭刑,百世愿主斯文盟。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