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其二送太守王秉》
《水调歌头·其二送太守王秉》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酒罢且勿起,重挽史君须。

一身都是和气,别去意何如。

我辈情钟休问,父老田头说尹,泪落独怜渠。

秋水见毛发,千尺定无鱼。望清阙,左黄阁,右紫枢。

东风桃李陌上,下马拜除书。

屈指吾生馀几,多病故人痛饮,此事正愁馀。

江湖有归雁,能寄草堂无。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为送别友人太守王秉而作,以酒宴为背景,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首句“酒罢且勿起,重挽史君须”劝友人酒后暂勿起身,暗示了离别的不舍。接着,“一身都是和气,别去意何如”赞美了王秉的为人,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离别的感慨。

“我辈情钟休问,父老田头说尹,泪落独怜渠”进一步强调了当地百姓对王秉的爱戴,以及诗人对友人离去的同情。“秋水见毛发,千尺定无鱼”以秋天的清澈比喻王秉的清廉,祝愿他在新的职位上也能保持高洁。

下片转而写对友人的期望和自己的感慨,“望清阙,左黄阁,右紫枢”祝愿王秉能在朝廷中步步高升。“东风桃李陌上,下马拜除书”描绘了友人春风得意的场景,但同时也暗含着诗人自己仕途不顺的失落。“屈指吾生馀几,多病故人痛饮,此事正愁馀”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易逝、身体多病的感叹,以及对友人离别的哀愁。

最后,“江湖有归雁,能寄草堂无”以归雁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希望能通过它们将自己对友人的关怀带到远方。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充分展现了辛弃疾词作的豪放与深情。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谪回东莆田林都宪

到处烽烟警客肠,津头幸有济舟航。

暮云春树怀人处,独倚春风醉晚觞。

(0)

宿金山寺雷雨暴作

金山古名寺,旦暮烟云薄。

突出洪流中,群峰如壁削。

松杉荫径岘,金碧辉楼阁。

潮满沙涨平,岩倾石参错。

久欣灵境寂,休轺瓮城郭。

登眺出世界,物色穷冥漠。

苍茫海门阔,萧爽秋景焯。

船渡归寺僧,庭立巢松鹤。

树攀脰已悁,石蹑胫犹躩。

老僧饭彫胡,饮我金凿落。

旋汲中泠泉,茶铛松下瀹。

暝还南窗卧,凭几纵吟噱。

江空水月清,尘虑浑忘却。

中夜蛟龙惊,砰訇雷雨作。

狂风撼窗棂,巨浪激山脚。

恍若舟中居,荡摇无定著。

披衣坐中庭,心魂颇惊愕。

灯下两僧童,怡然相笑谑。

讵知天道微,变态难测度。

须臾风浪恬,澄澄迥寥廓。

(0)

望泰山

五岳宗泰岱,诚哉独峥嵘。

迢遥亘千里,磅礴分徐青。

戟列群峰出,翠压危石层。

扰扰苦行役,望之幽兴生。

安得跻绝顶,举手擎苍冥。

(0)

重别李评事

酒尽离杯欲别难,秖凭书札报平安。

明宵何处孤舟泊,露湿蒹葭月色寒。

(0)

花香

映日浮朱户,随风逗碧闺。

蝶薰终日醉,莺倦一春迷。

淡爱炉烟续,浓怜舞袖携。

不堪微雨过,涴却燕巢泥。

(0)

麦秀歌

周道荡荡,行迈靡靡。载瞻故都,中心伤只。

麦渐渐兮黍油油,宫室圯兮为荒墟,谁为此祸兮狡童之尤。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