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鳌峰十二明》
《挽鳌峰十二明》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伤心叹逝恨千重,云想秋衣月想容。

青草泉门今独闭,绿樽池馆几时逢。

棋山访寺馀残雪,花屿寻春有旧踪。

何处临风堪洒泪,沙头南望见鳌峰。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挽鳌峰十二明》表达了深深的哀思和怀念之情。首句“伤心叹逝恨千重”,直抒胸臆,流露出对逝去之人的无尽悲痛,"千重"二字加重了情感的深度。次句“云想秋衣月想容”,通过想象亡者穿着秋衣的景象和月光下其容貌,寄托了诗人对亡者的深深思念。

第三句“青草泉门今独闭”,描绘了鳌峰的寂寥,暗示了亲人的离世使得曾经共度的美好时光不再,泉门紧闭,孤独感油然而生。第四句“绿樽池馆几时逢”进一步强调了与故人相聚的遥不可及,绿樽对酌的画面成为永久的遗憾。

第五、六句“棋山访寺馀残雪,花屿寻春有旧踪”,诗人回忆起与逝者在棋山寺庙和花屿共度的春日,这些旧时踪迹如今只能在记忆中追寻,增添了无限的哀伤。最后一句“何处临风堪洒泪,沙头南望见鳌峰”,诗人站在风中,无处可遣怀,只能向南望去,鳌峰成为他寄托哀思的象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通过对逝者生活的回忆和眼前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亡者的深切怀念和失去的痛苦,具有强烈的感情共鸣。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城西南陈氏园看芙蓉花复至真如寺·其二

宰官发洪愿,舍宅城南陌。

佛爪久纷飞,浮图镇遗迹。

秋光相输净,铃语西风隔。

遥看野鹘盘,片段残霞赤。

前村䆉稏熟,细路牛羊夕。

更恋石阑斜,松声散晴碧。

(0)

喜晤江南云·其二

见我君应怪,真成漫浪游。

寸心悬魏阙,孤棹问江头。

冀北冲严雪,金阊话早秋。

莫辞谭竟晷,此会颇难求。

(0)

凿舟叹

汤汤爪埠水,林儿凿舟死。

真人已立金陵城,向日君臣虚称耳。吁嗟乎!

项王冤负不义名,汉高发丧非至诚。

(0)

秋篱集字

篱下西风残照天,一声新雁落云边。

霜枝露叶为谁澹,秋色晚香殊自怜。

瘦蝶相邀人对酒,远山微见翠生烟。

不知名处君须记,坐忆春丛又隔年。

(0)

西南诸土司以容美永顺为强盛连朝经其旧居赋诗以志率服·其一

苍重翠复半蒿莱,大长田彭去不回。

春老西川啼怨魄,时移南粤剩荒台。

宣威久已平蛮徼,负固何曾酿祸胎。

漫道五溪余习改,抚绥正藉出群才。

(0)

送孙郎还天台

孙郎昔日赋天台,金石音声锦绣才。

惆怅赤城霞欲尽,桃花如梦却归来。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