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友人》
《赠友人》全文
唐 / 张乔   形式: 七言律诗

自说安贫归未得,竹边门掩小池冰。

典琴赊酒吟过寺,送客思乡上灞陵。

待月夜留烟岛客,忆云闲访翠微僧。

几时献了相如赋,共向嵩山采茯苓。

(0)
注释
自说:自言自语。
安贫:安于贫困。
归未得:未能归去。
竹边:竹林旁边。
门掩:门扉紧闭。
小池冰:小池塘结冰。
典琴:典当古琴。
赊酒:借钱买酒。
吟过寺:在寺庙附近吟诗。
送客:送别客人。
思乡:思念家乡。
上灞陵:前往灞陵(古代送别之地)。
待月:等待月夜。
烟岛客:烟雾中的岛上的客人。
忆云:回忆云游。
翠微僧:翠微山的僧人。
献了:完成。
相如赋:司马相如的辞赋(借指文学创作)。
共向:一起前往。
嵩山:嵩山(著名的道教名山)。
采茯苓:采摘茯苓(传说中长生不老之药)。
翻译
我自言说要安于清贫却还未实现,竹林环绕的小屋前,池塘结着薄冰。
典当古琴换取美酒,在寺庙旁吟诗度过,送别客人时心中满是思乡之情,前往灞陵。
夜晚等待月亮,邀请烟岛的客人共度,悠闲地拜访翠微山的僧人。
不知何时能完成相如那样的辞赋,那时我们一起去嵩山采摘茯苓。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乔的作品,名为《赠友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情怀。

“自说安贫归未得”,表达了诗人对于平静贫寒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但这种愿望尚未得到实现。这句话已经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虽然外界可能没有给予他所期待的简单生活。

“竹边门掩小池冰”,则描绘出一幅幽深冷清的景象。竹子环绕的门扉紧闭,小池塘上已经结了冰,这不仅是自然景色的写实,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接下来的“典琴赊酒吟过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典琴,即借用别人的琴,以此自娱;赊酒,则是不顾一切地借酒浇愁。诗人在古寺中吟诵,流露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情绪。

“送客思乡上灞陵”,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灞陵,是一个可以眺望远方的地方。这里的“送客”可能是借送别人为由,抒发自己对于故土的深切思念。

“待月夜留烟岛客”,则是在等待着月夜的到来,以便在这宁静而又神秘的时刻,与远方的朋友共度时光。这不仅是对友情的一种渴望,也是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一种向往。

“忆云闲访翠微僧”,则是在回忆中漫游,去拜访那些隐居于翠绿山谷中的僧侣。这里的“翠微”形容的是山谷的美丽,而“闲访”则表明了一种随性而为的心态。

最后,“几时献了相如赋”,诗人似乎在期待着能够像古代诗人相如那样,写出流传千古的佳作来。这里的“几时”带有一种迫切和渴望之情,而“献了相如赋”则是对文学创作的一种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生活状态的抒发,展现了一位文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他希望能够超脱世俗的束缚,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他又不忘与朋友共度时光,与僧侣交流心得,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高尚追求。

作者介绍

张乔
朝代:唐

猜你喜欢

复谑廷裕

曾随风水化凡鳞,安上门前一字新。

闻道蜀江风景好,不知何似杏园春。

(0)

和绵州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

早年登此楼,退想不胜愁。

地远二千里,时将四十秋。

邅迍多失路,华皓任虚舟。

诗酒虽堪使,何因得共游。

(0)

寄在朝郑曹独孤李四同年

昔岁陪游旧迹多,风光今日两蹉跎。

不因醉本兰亭在,兼忘当年旧永和。

(0)

过招国李家南园二首·其二

长亭岁尽雪如波,此去秦关路几多。

惟有梦中相近分,卧来无睡欲如何。

(0)

寄峡州韦郎中

年过五十鬓如丝,不必前程更问师。

幸得休耕乐尧化,楚山深处最相宜。

(0)

都堂试贡士日庆春雪

春雪昼悠飏,飘飞试士场。

缀毫疑起草,沾字共成章。

匝地如铺练,凝阶似截肪。

鹅毛萦树合,柳絮带风狂。

息疫方殊庆,丰年已报祥。

应知郢上曲,高唱出东堂。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