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花好,惜花残。倚栏干。长向仇英图画里,认家山。
年来瘦损朱颜。芳心冷,鸾镜羞看。
禁得杏梁双燕子,说春寒。
怜花好,惜花残。倚栏干。长向仇英图画里,认家山。
年来瘦损朱颜。芳心冷,鸾镜羞看。
禁得杏梁双燕子,说春寒。
这首《愁倚栏令》是清代词人周之琦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忧愁与思念。
开篇“怜花好,惜花残”,以花喻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珍惜之情。“倚栏干”则将情感寄托于具体的动作上,词人独自倚靠在栏杆旁,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或是回忆着过往的美好时光。这种孤独而深情的姿态,让人感受到词人的寂寞与哀愁。
接下来,“长向仇英图画里,认家山。”仇英是中国明代著名的画家,其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著称。词人在这里将自己想象中的家山比作仇英的画中景致,既是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也是对理想生活的一种向往。然而,现实中的词人却只能在心中勾勒出这样的画面,无法真正回到那个充满温暖与安宁的地方,这种对比之下更显出词人的无奈与哀伤。
“年来瘦损朱颜”一句,直接点明了词人因思念与忧愁而日渐消瘦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无情与内心的痛苦。这里的“朱颜”不仅指面容的红润,更是对青春与活力的象征,词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不舍。
“芳心冷,鸾镜羞看”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内心世界。芳心冷,意味着词人心中那份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已经冷却,不再如往昔那般热烈。鸾镜羞看,则是因为词人不愿面对自己的变化,不愿看到自己因忧愁而失去光彩的容颜,这既是对自己现状的无奈,也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最后,“禁得杏梁双燕子,说春寒。”双燕子在杏梁上呢喃,它们或许在谈论着春天的寒冷,但这对于词人来说,更像是对自身处境的隐喻。燕子的自由与春天的温暖,与词人此刻的孤独与忧愁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词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词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地展现了词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接受。
秋水灌百川,不辨牛与马。
河伯欣然为大观,海若视之直土苴。
达人逍遥无不可,何为为此栖栖者。
鸿鹄遵江湖,志在青云端。
凤皇戢深林,一举天门寒。
鲁连谈笑褫秦帝,棹歌不顾千金欢。
朱公一出吴王死,扁舟五湖天地宽。
丈夫之性本肮脏,一龙一蛇唯所向。
意气若殷勤,此心可赠君。
尝思叩九阍,不然死三军。
蹉跎岁月不称意,年来玩弄西山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