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来风景丽,晴初物色华。
薄云向空尽,轻虹逐望斜。
后窗临岸竹,前阶枕浦沙。
寂寥无与晤,尊酒论风花。
晚来风景丽,晴初物色华。
薄云向空尽,轻虹逐望斜。
后窗临岸竹,前阶枕浦沙。
寂寥无与晤,尊酒论风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的美丽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腻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
"晚来风景丽,晴初物色华" 表示在晚些时候,天气转晴,万物呈现出更加鲜明而生动的颜色。这里的“风景”与“物色”突出了自然界在雨后的清新脱俗,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薄云向空尽,轻虹逐望斜" 描画了天边飘渺的云彩和细长的彩虹。云去天青,虹桥横跨,诗人捕捉到了这一自然美景中最动人的瞬间。
"后窗临岸竹,前阶枕浦沙" 描述的是诗人居所的环境:窗外是依傍着岸边的翠竹,门前的台阶则与河畔细软的沙土相接。这两句营造出一种安逸自在的生活状态。
"寂寥无与晤,尊酒论风花" 则转而描绘诗人独处时的情景。寂寥,意指清静、冷落;无与晤,则是说没有与外界交流,只有自己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举杯饮酒,与自然之中的“风花”(可能是指春日里随风摇曳的花朵)进行着心灵的交流。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以及他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深切感受。
洛下渠头百卉新,满筵歌笑独伤春。
何须更弄邵翁伯,即我此身如此人。
坐见春云暮,无因报所思。
川平人去远,日暖雁飞迟。
对酒山长在,看花鬓自衰。
谁堪登灞岸,还作旧乡悲。
旧居无旧邻,似见故乡春。
复对别离酒,欲成衰老人。
客衣频染泪,军旅亦多尘。
握手重相勉,平生心所因。
郎马两如龙,春朝上路逢。
鸳鸯初集水,薜荔欲依松。
步帐歌声转,妆台烛影重。
何言在阴者,得是戴侯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