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后》
《雨后》全文
隋朝 / 李百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晚来风景丽,晴初物色华。

薄云向空尽,轻虹逐望斜。

后窗临岸竹,前阶枕浦沙。

寂寥无与晤,尊酒论风花。

(0)
注释
晚来:傍晚时分。
风景:景色。
丽:美丽。
晴初:晴天初起。
物色:万物的色彩。
华:繁华。
薄云:稀薄的云朵。
向空:消散在天空中。
尽:消失。
轻虹:淡淡的彩虹。
逐望:追逐着视线。
斜:倾斜。
后窗:后方窗户。
临岸:靠近岸边。
竹:翠竹。
前阶:前方台阶。
枕浦沙:铺满河畔沙子。
寂寥:孤寂。
无与晤:无人相伴。
尊酒:举杯。
论:谈论。
风花:风花雪月。
翻译
傍晚时分景色宜人,晴天初现万物繁华。
稀薄的云朵消散天空,淡淡的彩虹追随着视线倾斜。
后窗紧邻湖边翠竹,前阶则铺满河畔沙砾。
孤寂无人相伴,唯有举杯对月,谈论着风花雪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的美丽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腻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

"晚来风景丽,晴初物色华" 表示在晚些时候,天气转晴,万物呈现出更加鲜明而生动的颜色。这里的“风景”与“物色”突出了自然界在雨后的清新脱俗,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薄云向空尽,轻虹逐望斜" 描画了天边飘渺的云彩和细长的彩虹。云去天青,虹桥横跨,诗人捕捉到了这一自然美景中最动人的瞬间。

"后窗临岸竹,前阶枕浦沙" 描述的是诗人居所的环境:窗外是依傍着岸边的翠竹,门前的台阶则与河畔细软的沙土相接。这两句营造出一种安逸自在的生活状态。

"寂寥无与晤,尊酒论风花" 则转而描绘诗人独处时的情景。寂寥,意指清静、冷落;无与晤,则是说没有与外界交流,只有自己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举杯饮酒,与自然之中的“风花”(可能是指春日里随风摇曳的花朵)进行着心灵的交流。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以及他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深切感受。

作者介绍
李百药

李百药
朝代:隋朝   字:重规   籍贯:定州安平(今属河北)   生辰:565--648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唐朝史学家、诗人。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内史令,预修国史,撰有《齐史》。隋文帝时百药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建安郡丞。后归唐,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谏唐太宗取消诸侯,为太宗采纳。曾受命修订五礼、律令。另外,据《安平县志》载:李百药及家族墓地遗址在今河北省安平县程油子乡寺店村南。 
猜你喜欢

焦篱店醉题(时看弄邵翁伯)

洛下渠头百卉新,满筵歌笑独伤春。
何须更弄邵翁伯,即我此身如此人。

(0)

春日灞亭同苗员外寄皇甫侍御(一作庾侍郎)

坐见春云暮,无因报所思。
川平人去远,日暖雁飞迟。
对酒山长在,看花鬓自衰。
谁堪登灞岸,还作旧乡悲。

(0)

夜投丰德寺谒海上人(一作李端诗)

半夜中峰有磬声,偶逢樵者问山名。
上方月晓闻僧语,下路林疏见客行。
野鹤巢边松最老,毒龙潜处水偏清。
愿得远公知姓字,焚香洗钵过浮生。

(0)

咸阳送房济侍御归太原幕(昔尝与济同游此邑

旧居无旧邻,似见故乡春。
复对别离酒,欲成衰老人。
客衣频染泪,军旅亦多尘。
握手重相勉,平生心所因。

(0)

宿定陵寺(寺在陵内)

古塔荒台出禁墙,磬声初尽漏声长。
云生紫殿幡花湿,月照青山松柏香。
禅室夜闻风过竹,奠筵朝启露沾裳。
谁悟威灵同寂灭,更堪砧杵发昭阳。

(0)

送黎兵曹往陕府结亲(所昏即君从母女弟)

郎马两如龙,春朝上路逢。
鸳鸯初集水,薜荔欲依松。
步帐歌声转,妆台烛影重。
何言在阴者,得是戴侯宗。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