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杏花天.重午》
《杏花天.重午》全文
宋 / 吴文英   形式: 词  词牌: 杏花天

幽欢一梦成炊黍。知绿暗、汀菰几度。

竹西歌断芳尘去。宽尽经年臂缕。

梅黄后、林梢更雨。小池面、啼红怨暮。

当时明月重生处。楼上宫眉在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雅的春日情景,通过对自然界细腻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个人情感的沉思。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体现了宋代词风的一种特质,即重视内心情感的抒发与自然景物的结合。

"幽欢一梦成炊黍" 这句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过往美好的追念。"知绿暗、汀菰几度" 描绘了春天草木繁盛的情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

"竹西歌断芳尘去" 这一句通过竹林中断续的歌声和消逝的花香,传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哀愁。"宽尽经年臂缕" 则更深化了对往昔美好时光无法挽留的感伤。

"梅黄后、林梢更雨" 描绘了春末梅花落后的景象,雨水似乎在诉说着某种离别的情愫。"小池面、啼红怨暮" 则通过池塘中鱼儿的啼叫声和夕阳下的红晕,传递了一种对日暮时分的孤独感受。

"当时明月重生处" 这句诗似乎在追忆某个重要的时刻,那明亮的月光仿佛让往昔的记忆得以重现。最后一句 "楼上宫眉在否" 则是对远方所思之人的询问,带有一种淡淡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营造出一种既有美感又不免哀愁的人生哲思。

作者介绍
吴文英

吴文英
朝代:宋   字:君特   号:梦窗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生辰:约1200~1260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
猜你喜欢

观山寺四首·其三

颇识浮生幻,幽寻不记踪。

地同离垢国,人在妙高峰。

云起移前嶂,谷虚答暮钟。

过临泉穴坐,清咏起蟠龙。

(0)

赋得淡泉歌赠张君

里内张君生绰约,雅抱似欲翔寥廓。

家学早传张仲景,前身应是孙思邈。

曾饮长桑上池水,视脉还如睹三膜。

投剂几回死转生,救人何啻饥连渴。

不将蓬蔂异高门,当关百唤百不诺。

吾衰归卧衡庐交,反关谢客门罗雀。

三径荒芜竹树新,惟君来往穿林薄。

借问张君何所嗜,生爱清泉恬自乐。

神方不藉九转丹,淡尽凡情即仙药。

(0)

欲游方广寻朱张旧迹以积雨阻遂别衡岳西去作长短句

夜卧兜率宫,朝返络丝渡。

回瞻七十峰,峰峰蔽云雾。

忽然风捲重云开,紫盖朱陵似相顾。

遥观祝融隔层穹,空忆昨日经行处。

今日非昨日,人间异天路。

余本烟霞人,尘网宁自锢。

金简粗探虞夏文,莲花未蹑朱张步。

游踪苦被阴霾隔,元关莫藉仙源度。

我闻峨嵋之山高入天,上有灵仙不知数。

即今不复倚踌躇,驱车且向西游去。

重来拟结魏元君,不似桃源迷去住。

(0)

自新安江至钱塘舟行绝句·其十一

薄云寒日澹山晖,连夜东风作雪飞。

腊意匆匆归棹懒,富春江上客帆稀。

(0)

送项不损之燕

十年长路客心惊,此日春风送子行。

汶上梨花飞雪尽,济滨杨柳著烟轻。

逢时岂必因杨意,对策还应学贾生。

一往三年弹指过,故人拭眼看飞鸣。

(0)

别冀康川进士口号

秋风七月动燕关,云散金台游子还。

欲上高楼重愁思,海涛东望阻天山。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