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赵信庵·其二》
《哭赵信庵·其二》全文
宋 / 吴龙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麟符玉策总兵权,手托江淮半壁天。

大节有关宗社里,深谋常画庙堂先。

三朝已表蝉冠像,八帙终逢鸡梦年。

不独羊公碑尚在,万民堕泪滴湘烟。

(0)
翻译
麒麟符印和玉简策略掌管着军事大权,手中托起半个江南的天空。
他的高尚节操关乎国家社稷,深思熟虑的计谋总是先于朝廷决策。
历经三朝,他的功绩如同蝉冠画像被表彰,八秩之年恰逢预言中的吉祥之年。
不只是羊祜的碑文仍然存在,百姓们的泪水如湘江烟雾般洒落,怀念他的深情厚谊。
注释
麟符玉策:象征权力的符印和玉简。
总兵权:掌握军队的权力。
手托:掌握。
江淮半壁天:江南地区的重要地位。
大节:高尚的节操。
宗社:国家和家族。
深谋:深远的计谋。
庙堂:朝廷。
三朝:多个朝代。
蝉冠像:比喻显赫的官位或功绩。
八帙:八十年。
鸡梦年:吉祥的年份。
羊公碑:指代历史上有威望的人物(如羊祜)。
尚在:仍然存在。
万民:所有百姓。
堕泪:流泪。
湘烟:湘江上的雾气,象征哀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龙翰的作品,名为《哭赵信庵(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已经逝去的故人赵信庵怀有深切的哀思和敬仰之情。

"麟符玉策总兵权,手托江淮半壁天。" 这两句描绘了赵信庵在生时掌握重兵,拥有很大的军事指挥权力,其影响力就如同手中持有的玉策,能够支撑起半边的苍穹。

"大节有关宗社里,深谋常画庙堂先。" 这两句表达了赵信庵不仅在军事上有杰出的贡献,还对国家的宗庙社稷(即国家的祭祀之所)有着重大的关联,其深远的谋略总是在为国家的安危考虑。

"三朝已表蝉冠像,八帙终逢鸡梦年。" 这两句诗人通过对赵信庵生前形象和死后的追忆来表达哀思。三朝指的是赵信庵在三个皇帝的朝代中都有显赫的表现,蝉冠像可能是指他生前的仪表或功绩的象征;八帙则是古人对官员品级的一种说法,这里用以形容赵信庵一生的辉煌事迹,而鸡梦年则是借用古代典故,表达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深。

"不独羊公碑尚在,万民堕泪滴湘烟。" 这两句中,羊公碑可能是指记载赵信庵功绩的石碑,至今犹存,而万民则因其逝世而感伤落泪,泪水如同湘江之烟,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怀念和崇敬。

整首诗通过对赵信庵生前事迹的回忆与对他逝世后的哀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以及对于这位英雄人物的高度评价。

作者介绍

吴龙翰
朝代:宋   号:古梅   籍贯:歙县   生辰:1229—?

吴龙翰(1229—?)字式贤,号古梅,歙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中前后在世。师方岳,咸淳中贡于乡,以荐授编校国史院实录。咸淳四年(1268)十月与鲍云龙、宋复一等三人,自带干粮,费时三天,涉足丹崖,登上了黄山莲花峰峰顶,并写下《黄山纪游》。吴龙翰所著《黄山纪游》,为现存最早游莲花峰的文字。德祐二年(1276)乡校请充教授,寻弃去。家有老梅,因以古梅为号。尝为之赋。龙翰著有《古梅吟叶》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赠江进之·其三

窥铜怜貌减,裹鬓觉霜欺。

乡语青奴误,官情白鸟知。

佳儿能问字,小妇与填词。

解得庭中乐,闲官亦可为。

(0)

泾阳驿见王子声壁间韵怆然有述

只合临漳死,曹家鬼好文。

枫根犹有绣,夜壑岂无春。

研乞铜台瓦,姻求洛浦甄。

歌遗涂粉客,衣逐卖香人。

客鬼轻残蜕,骚宫重楚魂。

死生旦昼理,夜乐胜朝颦。

(0)

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其三

琳宫高处见西山,浓翠隐约高低鬟。

几年桑孔算云烟,人间峦石无苍颜。

白云向我意潸潸,欲从平地乞休閒。

东郊西陇皆官亩,判取虚空任往还。

(0)

别黄道元

驿路柳条如鞭,江上奔帆似马。

两荡聚首许时,兴阑各自归也。

明春有事天台,便过龙湫度夏。

公家半宦半儒,卜居在城在野。

雁场或东或西,双门之上之下。

(0)

经太华·其二

昔闻华山名,今见华山貌。

何时陟微茫,遍偿宿所好。

手搴青芙蓉,玉女隔花笑。

数尽仙掌文,唤醒希夷觉。

少时耽子墨,颇识徐熙妙。

幅绢对青山,临崖亲写照。

不取色态妍,唯求神骨肖。

俗黛与凡霞,无事点幽奥。

断岩著孙登,虚空发清啸。

(0)

人日同度门发足上玉泉·其二

西眉东衡匡,天公赐我履。

道远不能从,玉泉且经始。

几年说堆蓝,未语颊先起。

梦中见青溪,石泉带雪洗。

叠身智者洞,和我先乡里。

乡人说乡事,真切弥可喜。

问我氏伊何,作讲堂者是。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