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符玉策总兵权,手托江淮半壁天。
大节有关宗社里,深谋常画庙堂先。
三朝已表蝉冠像,八帙终逢鸡梦年。
不独羊公碑尚在,万民堕泪滴湘烟。
麟符玉策总兵权,手托江淮半壁天。
大节有关宗社里,深谋常画庙堂先。
三朝已表蝉冠像,八帙终逢鸡梦年。
不独羊公碑尚在,万民堕泪滴湘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龙翰的作品,名为《哭赵信庵(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已经逝去的故人赵信庵怀有深切的哀思和敬仰之情。
"麟符玉策总兵权,手托江淮半壁天。" 这两句描绘了赵信庵在生时掌握重兵,拥有很大的军事指挥权力,其影响力就如同手中持有的玉策,能够支撑起半边的苍穹。
"大节有关宗社里,深谋常画庙堂先。" 这两句表达了赵信庵不仅在军事上有杰出的贡献,还对国家的宗庙社稷(即国家的祭祀之所)有着重大的关联,其深远的谋略总是在为国家的安危考虑。
"三朝已表蝉冠像,八帙终逢鸡梦年。" 这两句诗人通过对赵信庵生前形象和死后的追忆来表达哀思。三朝指的是赵信庵在三个皇帝的朝代中都有显赫的表现,蝉冠像可能是指他生前的仪表或功绩的象征;八帙则是古人对官员品级的一种说法,这里用以形容赵信庵一生的辉煌事迹,而鸡梦年则是借用古代典故,表达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深。
"不独羊公碑尚在,万民堕泪滴湘烟。" 这两句中,羊公碑可能是指记载赵信庵功绩的石碑,至今犹存,而万民则因其逝世而感伤落泪,泪水如同湘江之烟,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怀念和崇敬。
整首诗通过对赵信庵生前事迹的回忆与对他逝世后的哀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以及对于这位英雄人物的高度评价。
昔闻华山名,今见华山貌。
何时陟微茫,遍偿宿所好。
手搴青芙蓉,玉女隔花笑。
数尽仙掌文,唤醒希夷觉。
少时耽子墨,颇识徐熙妙。
幅绢对青山,临崖亲写照。
不取色态妍,唯求神骨肖。
俗黛与凡霞,无事点幽奥。
断岩著孙登,虚空发清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