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罗浮玉,芳姿澹轻盈。
明月何皎皎,照此冰骨清。
遥疑暗香度,近觉疏影横。
怀哉君子操,洁白可同情。
一枝罗浮玉,芳姿澹轻盈。
明月何皎皎,照此冰骨清。
遥疑暗香度,近觉疏影横。
怀哉君子操,洁白可同情。
这首明代杨荣的诗《梅月为给事中谢庄题》描绘了一枝梅花在月光下的清雅景象。"一枝罗浮玉"以玉比喻梅花的洁白,暗示其高洁品质;"芳姿澹轻盈"则写出梅花的淡雅姿态和轻盈身姿。"明月何皎皎,照此冰骨清",通过明亮的月光映照梅花,强调了梅花如冰晶般清冷的气质。
"遥疑暗香度,近觉疏影横",诗人运用通感的手法,仿佛能闻到梅花的幽香从远处飘来,走近后又欣赏到稀疏的树影,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最后两句"怀哉君子操,洁白可同情",将梅花的品性与君子的高尚情操相联系,赞美了梅花的纯洁和与君子相似的高洁情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光下的梅花为载体,寄寓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赞美和向往。
君不见少君诧安期海上之枣,又不见坡仙咏安期宅边之蒲。
枣失其种岂复得,蒲生于涧何时无。
涧流涓涓浅可涉,牵蔓披沙搜九节。
仙家自欲供仙饵,灵根不容凡齿齧。
循涧探奇岩石幽,瀑音迎耳锵琅球。
阴壑常寒失炎热,终日自雨鸣春秋。
振衣策足崔嵬顶,跨历列缺凌倒景。
天风海涛撼宇宙,神清骨冷肝胆醒。
声传九霄景泰钟,更上上方梯晴空。
两眼有尽天不尽,沧溟浩与银河通。
指顾神山似非远,弱水谁云隔三万。
乘风直到金银台,握手安期话蒲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