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发皖口》
《发皖口》全文
清 / 姚通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山水常如此,空江晚渡稀。

布帆高十幅,又共鸟争飞。

客已加餐饭,无忧减带围。

龙眠欲秋老,回首泪沾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皖口出发时所见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充满了对旅途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深深忧虑。

首句“山水常如此”,以平和的语气描述了自然界的永恒不变,山水依旧,仿佛时间静止。然而,接下一句“空江晚渡稀”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落寞感,傍晚时分,江面上渡船稀少,似乎连往日的繁忙也随时间消逝,留下的是宁静与孤独。

“布帆高十幅,又共鸟争飞”这一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航行中的景象。高悬的十幅布帆在风中飘扬,与飞翔的鸟儿竞相追逐,既表现了航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自由向往与现实的束缚之间的对比。

“客已加餐饭,无忧减带围”则转而描写旅途中的生活细节。诗人提到自己已经用餐,身体状况良好,没有因为旅途劳顿而消瘦,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同时,“无忧减带围”也暗含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旅途能够带来身心的愉悦与成长。

最后两句“龙眠欲秋老,回首泪沾衣”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想象着自己像龙一样在秋天逐渐衰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而“回首泪沾衣”更是直接抒发了离别之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时间与离别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丰富,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姚通意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东寺竹

林鸟已春声,林竹尚寒影。

岂无竹外花,爱此晚色静。

蹇萝拂苔石,透手弄清冷。

飞鼠迭相窜,惊鳞时一逞。

惭非海上翁,动物见犹警。

(0)

湖上烟雨楼

朱栏远近万家连,下眺通衢上接天。

傍郭酒船邀落日,满湖渔火乱疏烟。

僧参水观堪成佛,客借楼居即是仙。

坐到夜分人籁息,寒沙孤月大帆前。

(0)

古干梅歌

槁木中有生意存,恰似一阳来地底。

初番花信小寒前,早绽梢头两三蕊。

献春开岁报韶光,玉笑珠辉乃累累。

江南诸物都不爱,僧寺瓦盆惊见此。

鉊华洗尽识真梅,邓尉万树皆孙子。

凤舸延宾携以来,添作佳谈复尔尔。

温室开花早去年,筛檐暖日明窗纸。

南暄北冷固常经,迟速随时惟定理。

于何灿发先江乡,消息诚难问花史。

或云去年花有待,南国今仍烂漫矣。

当亦偶然何足奇,聊为濡毫貌形似。

(0)

冬至有事於南郊敬成八章章八句

于昭天鉴,眷於有德。佑我太祖,东土是式。

帝命不显,皇清不灵。明德惟馨,以畀万邦。

赫赫太祖,天笃其祜。穆穆太宗,丕显丕承。

骏德光昭,爰受鸿名。建国纪元,肇定大清。

暨我世祖,混一区夏。圣祖绍之,容民厚下。

民安於耕,物适於野。六十一年,惟天降嘏。

皇考翼翼,思为君难。立纲陈纪,祗承克艰。

授位渺躬,受命自天。敬念绍庭,敢忘寅虔。

日惟长至,爰卜南郊。三斋五戒,将事吉朝。

式瞻百辟,玉佩金貂。式虔尔心,无或逍遥。

爰升燔柴,燔柴维烈。爰陈俎豆,俎豆维洁。

惟予小子,敬捧苍璧。明明帝神,尚其来格。

神之格思,降福穰穰。敢曰予小子,诚通昊苍。

自我祖宗,受嘏惟纯。景命绵绵,逮我后人。

伐鼓渊渊,建旆翩翩。祀事用成,福禄来骈。

匪以祭而专,匪以燕而迁。

对越昊天,岂敢间兮乾乾。

(0)

月中丹桂歌

高天桂树五千尺,广寒宫中遮月色。

八月秋清桂吐花,天香散乱神仙宅。

西湖吴叟乌角巾,帝遣伐桂三千春。

终朝倚困倦无力,婵娟兔笑嫦娥嗔。

我有开山新钺斧,手持直上清虚府。

金桥银桥忽在前,笑观霓裳羽衣舞。

一斫折枝柯,二斫折婆娑。

三斫桂树月中倒,四海不觉清光多。

太阴之君邀我见,封章直奏通明殿。

玉皇亲赐天樵民,留我天庭十日宴。

明日宴罢踏层云,思量唯有斧随身。

袖中带得一枝出,天下方知第一人。

(0)

定军山诸葛公墓下作

高密起南阳,文终从高祖。

暴系本见疑,数衄亦非武。

堂堂诸葛公,鱼水托心膂。

二表匹谟训,一德追伊吕。

视操但如鬼,畏蜀还如虎。

嗟彼巾帼徒,与公岂俦伍。

紫色复蛙声,抵隙各为主。

火井方三炎,赤伏更典午。

志士耻帝秦,祭器犹存鲁。

阴平一失险,面缚忘奔莒。

知公抱遗憾,龙卧成千古。

峨峨定军山,悠悠沔阳浒。

郁郁冬青林,哀哀号杜宇。

耕馀拾遗镞,月黑闻军鼓。

谯侯宁足诛,激昂泪如雨。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