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有爱山心,山人交未深。
不知回俗驾,依旧入儒林。
乐处外何有,故书中可寻。
渔蓑归得晚,风雨伴吾吟。
颇有爱山心,山人交未深。
不知回俗驾,依旧入儒林。
乐处外何有,故书中可寻。
渔蓑归得晚,风雨伴吾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呈月窗兄》,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爱与对知识寻求的双重追求。首句“颇有爱山心”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深深热爱,然而接下来的“山人交未深”暗示了他并未深入结交山中隐士,更倾向于在儒学世界中寻找乐趣。诗人认为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在于书本之中,而非单纯的山水之乐,“乐处外何有,故书中可寻”。最后两句“渔蓑归得晚,风雨伴吾吟”描绘了诗人寓居山野的生活状态,即使晚归披着蓑衣,风雨相随,也自得其乐,沉浸于吟咏诗书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既向往自然又珍视学问的精神世界,以及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的淡然态度。
评诗要平淡,此语吾不然。
大千自有舌,何用长短篇。
谓是天送句,端正落我前。
旋闻口吻鸣,颇益心肠煎。
少陵耽句佳,欲以一死捐。
是中有真意,靖节差独贤。
吾生汩汩何所就,祇送流光添鬓丝。
起寻诸老已半鬼,回首十年无百诗。
刻意文章终害道,无心世路任多岐。
便须擘画三千岁,不住青城即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