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八日·其二》
《三月八日·其二》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春浓自徘徊,我歌亦其事。

峥嵘眼中人,磊磈言外意。

何哉非达也,拂石醒小醉。

棋枰随圆方,目击胜败易。

冷斋芹泮地,坐久湿空翠。

了无官曹尘,所以野老至。

汎乎不系舟,未数长沙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闲适的生活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浓郁气息和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春浓自徘徊",春意盎然,万物生长,诗人仿佛与之共舞,沉浸在这份自然之美中。

接着,“我歌亦其事”,诗人不仅欣赏自然,更以歌声表达内心的喜悦与感慨,将个人情感融入到这美好的春日之中。"峥嵘眼中人,磊磈言外意",通过观察周围的人,诗人捕捉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言辞间透露出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何哉非达也,拂石醒小醉”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自然的静谧中,诗人似乎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拂去心中的轻愁,让心灵得以清醒与净化。棋盘上的胜负,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人生的智慧与策略,一招一式之间,体现了对生活态度的深刻理解。

“冷斋芹泮地,坐久湿空翠”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环境,诗人在这里长时间停留,感受着四周弥漫的绿意与清新,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这种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吸引了许多乡村老人前来,共同享受这份宁静与和谐。

最后,“了无官曹尘,所以野老至。汎乎不系舟,未数长沙谊”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在没有官场尘埃的地方,他与自然和乡村老人共享这份宁静,如同泛舟于无边的湖面,自由自在,不受束缚。这里的“长沙谊”可能指的是与长沙友人的深厚情谊,但在此处更多地象征着一种超越世俗的友情与精神上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的独到见解,充满了诗意与哲理的融合,让人在阅读中既能感受到美的享受,又能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满江红·半落半开花有恨

半落半开花有恨,一晴一雨春无力。
……别缆解时风度紧,离觞尽处花飞急。

(0)

访丹阳玉乳泉已变错黑因赋诗

观音寺里泉经品,今日唯存玉乳名。
定是年来无陆子,日香收入柳枝瓶。

(0)

绍兴士人

绍兴士人,高宗绍兴末曾题诗鸣山祠。
事见《贵溪县志》卷一○。

(0)

柳梢青·雨歇桃繁

雨歇桃繁,风微柳静,日淡湖湾。
寒食清明,虽然过了,未觉春闲。
行云掩映春山。
真水墨、山阴道间。
燕语侵愁,花飞撩恨,人在江南。

(0)

谒金门·春欲半

春欲半。
重到寂寥山馆。
修竹连山青不断。
谁家门可款。
红晕花梢未半。
绿蘸柳芽犹短。
金缕香消春不管。
素蟾光又满。

(0)

婆罗门引·暮霞照水

暮霞照水,水边无数木芙蓉。
晓来露湿轻红。
十里锦丝步障,日转影重重。
向楚天空迥,人立西风。
夕阳道中。
叹秋色、与愁浓。
寂寞三千粉黛,临鉴妆慵。
施朱太赤,空惆怅、教妾若为容。
花易老、烟水无穷。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