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方绚解元赴试南宫用桂林一枝荆山片玉为韵八首·其四》
《送方绚解元赴试南宫用桂林一枝荆山片玉为韵八首·其四》全文
宋 / 刘弇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君王十二闲,一一登权奇。

饱之青玉刍,络以黄金羁。

南宫旧冀北,杂遝追风姿。

骕骦固神物,岂病孙阳嗤。

如闻有桂约,暗满秋风枝。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弇所作的《送方绚解元赴试南宫用桂林一枝荆山片玉为韵八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位即将赴试的学子形象。

首句“君王十二闲,一一登权奇”以“君王”象征皇帝或选拔官职的机构,暗示学子将要参加的科举考试。这里的“十二闲”可能是指科举考试的多个科目,“权奇”则形容学子才能出众,能够脱颖而出。

接着“饱之青玉刍,络以黄金羁”两句,用“青玉刍”比喻学子接受的教育和培养,用“黄金羁”形容选拔过程中的严格和公正,同时也暗示学子将被赋予重要的责任和荣誉。

“南宫旧冀北,杂遝追风姿”中,“南宫”指代科举考场,“冀北”则与“南宫”相对应,暗示学子来自北方,即将在南方的考场展现才华。“杂遝”形容众多学子汇聚一堂,而“追风姿”则表达了学子们追求卓越、力争上游的精神风貌。

“骕骦固神物,岂病孙阳嗤”两句,通过引用古代伯乐孙阳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学子的非凡才能,即使是最挑剔的评判者也无法对其才华提出质疑。

最后,“如闻有桂约,暗满秋风枝”以“桂约”象征科举考试中的优秀成绩或录取,暗示学子有望取得佳绩。同时,“暗满秋风枝”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也隐喻学子的成功将在未来收获,如同秋日果实般丰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学子形象的精心描绘,表达了对即将参加科举考试学子的深切期望和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对教育和人才选拔制度的尊重与赞美。

作者介绍
刘弇

刘弇
朝代:宋   号:云龙   籍贯:安福(今属江西)   生辰:1048-1102

刘弇(1048-1102)字伟明,号云龙,安福(今属江西)人。元丰进士。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传。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猜你喜欢

宿王判簿宅送徐孟岳

来往频吴越,扁舟只载书。

言从交后浃,情恐别时疏。

凉意莲塘静,宵光竹牖虚。

悬知待明发,析尽是愁初。

(0)

题缙云少微山次周伯温韵

少微方丈拟王宫,诗版流光射碧空。

处士大星能比月,词臣异代亦同风。

坛边树老为龙去,井底丹砂与海通。

饮水也能生羽翼,骨青髓绿发如葱。

(0)

风雪大作子敬寘酒喜朱伯徽寻鲁志敏回·其二

冻雪迷山屐,寒风袭毳袍。

干戈犹未弭,吾辈岂辞劳。

大字传飞檄,深杯送浊醪。

老怀殊自喜,早晚问包茅。

(0)

艳阳祠三首·其二

九子金铃出九龙,流苏杂彩蹙芙蓉。

东风不管花无力,吹满昭阳第一宫。

(0)

壬子秋过故宫十九首·其十七

黼座簪裳列俊髦,禁闱环佩立仙曹。

两京台阁工输巧,四海涂泥赤子劳。

端本有书遗鹤禁,宣文无客进龙韬。

拂郎天马空踰海,不驾朝元玉辂高。

(0)

横阳草堂次谢叠山韵

迤?中州二水回,参差杰阁五云开。

银钩透壁诗人去,铁笛裂岩仙客来。

竹度蝉风凉白帢,松翻鹤露泻清杯。

何时夜半梅花月,溪上吟篷带雪推。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