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江海兴,闭户老岩阿。
晚景寒山净,秋声落叶多。
诗成樵客和,酒熟羽人过。
丛菊萧疏甚,其如蔓草何。
平生江海兴,闭户老岩阿。
晚景寒山净,秋声落叶多。
诗成樵客和,酒熟羽人过。
丛菊萧疏甚,其如蔓草何。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山中漫题(其一)》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闲适生活。首句“平生江海兴”表达了诗人一生向往江海的志趣,而“闭户老岩阿”则揭示了他晚年选择在山岩深处归隐的生活状态。接下来,“晚景寒山净”写出了傍晚时分山间的宁静与清冷,秋风落叶的景象增添了季节感。“秋声落叶多”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寂寥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诗成樵客和”描述了诗人在创作诗歌后,能得到山间樵夫的共鸣和唱和,显示出诗人与自然和民间的和谐关系。“酒熟羽人过”则借用了道教传说中的仙人,暗示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超然与淡泊。最后,“丛菊萧疏甚,其如蔓草何”以菊花的疏落和蔓草的茂盛对比,寓意诗人虽身处简朴,但心境如菊般高洁,不为世事纷扰所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隐逸生活的恬静与淡泊,以及对自然与人情的深深热爱。
秋月既虚明,禅心亦清净。
心月两无亏,炯然大圆镜。
流光烛万物,万物咸鲜莹。
倒影入千江,千江悉辉映。
情尘苟不扫,倏忽迷真性。
所以学道人,于此分凡圣。
视身等虚空,无得亦无證。
伟哉寒山翁,与汝安心境。
苕苕望瀛洲,流云下东渚。
笛教仙人借,酒使文君取。
筼筜写林绿,菡萏发江雨。
煌煌金闺姿,天动星文聚。华辞播兰?,繁价登琼珇。
龙锷秋涛净,凤羽云色五。
燕敖亦云畅,驩集那得屡。
骄骢蹋晚辔,阁门凉月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