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帝新祠西郭外,野人吊古独来游。
阴阴画壁开冠剑,寂寂丝窠上璪旒。
势比龙盘犹在眼,事随鸿去不回头。
叶碑廊下无人看,欲去摩挲又少留。
元帝新祠西郭外,野人吊古独来游。
阴阴画壁开冠剑,寂寂丝窠上璪旒。
势比龙盘犹在眼,事随鸿去不回头。
叶碑廊下无人看,欲去摩挲又少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历史的沉思与怀旧之情。开篇"元帝新祠西郭外,野人吊古独来游",设定了场景:在晋元帝庙宇外,诗人作为一个孤独的游者,对着这座被遗忘的古迹进行吊唁。这不仅是对建筑物的凭吊,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缅怀。
"阴阴画壁开冠剑,寂寂丝窠上璪旒"中,“阴阴”与“寂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古代帝王庙宇内外装饰精美,这里的“画壁”、“冠剑”、“丝窠”和“璪旒”,都是对这种装饰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关注与感受。
"势比龙盘犹在眼,事随鸿去不回头"表达了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情怀。龙盘是一种象征权力的图腾,而现在它只留在诗人的视线中,过去的辉煌如同过眼云烟。而“事随鸿去”则意味着历史事件像鸿鸟一样远去,不可追回,这强化了时间流逝和历史不复返的主题。
最后,“叶碑廊下无人看,欲去摩挲又少留”,诗人站在庙宇的廊道下,看着那些刻有文字的石碑(叶碑),却发现竟无人问津。这反映了历史遗迹在现世的冷落和被忽视。诗人内心的冲突也表露无疑:一方面是想离开这个让他感到沉重的地方,另一方面又不忍心马上离去,他想要多停留片刻,与这些历史的印记进行最后的交流。
这首诗通过对古迹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荣耀与现实颓败之间的深切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