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月十五日田伏侯同年约崇效寺看牡丹予晨往主客皆未集次日晤李猛庵丈言是日到最后席散客已尽矣独坐成咏因忆昔与半塘老人来游恰亦四月十五日感怀三首予因和之·其二》
《四月十五日田伏侯同年约崇效寺看牡丹予晨往主客皆未集次日晤李猛庵丈言是日到最后席散客已尽矣独坐成咏因忆昔与半塘老人来游恰亦四月十五日感怀三首予因和之·其二》全文
清 / 陈曾寿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不惜便归去,轻与来岁期。

昔年当花时,踊跃犹悔迟。

花开到花落,憔悴伤春词。

如今异哀乐,开谢了不疑。

未见怯烂漫,既见去若遗。

随缘徇物我,过眼酬芳姿。

人笑看花勤,痼慵中心脾。

此寺曾几来,岁岁改情思。

思之遗泪落,亦不知何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牡丹花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沉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与现在、期待与失落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首句“不惜便归去,轻与来岁期”,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喜爱,愿意随时光而归,与之相约来年。接着,“昔年当花时,踊跃犹悔迟”则回忆起过去,当年在花开之时,内心充满喜悦与遗憾,后悔没有更早地欣赏这美景。这种情感的转折,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渴望。

“花开到花落,憔悴伤春词”描绘了花开花落的过程,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引发诗人内心的哀愁。接下来,“如今异哀乐,开谢了不疑”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同样的情景,心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像过去那样轻易为花开花落所动容。

“未见怯烂漫,既见去若遗”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未见时对花的热烈期盼,见到后却仿佛失去了什么,暗示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惋惜。随后,“随缘徇物我,过眼酬芳姿”表达了诗人顺应自然规律,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美好与变化。

“人笑看花勤,痼慵中心脾”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虽然表面上努力欣赏花的美丽,但内心深处却可能存在着懒惰与怠惰的情绪。这种自我反思,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层次。

最后,“此寺曾几来,岁岁改情思。思之遗泪落,亦不知何悲”总结了诗人多次来访寺庙的感受,岁月更迭,心境也随之改变,每一次回想起这些经历,都会落下泪水,但又说不清是为何而悲。这种复杂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记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人生无常以及个人情感变化的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陈曾寿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谢滕尉送梅

破帷冷落不禁风,疾病深藏称懒慵。

忽有梅花来陋巷,喜闻春信出初冬。

未须趁雪争先睹,尚恐冲寒不满容。

会约君家好兄弟,他年尊酒便相从。

(0)

师奴病化·其一

伴我闲中气味长,竹舆游历遍诸方。

火边每与人争席,睡起偏嫌犬吠床。

能与儿童较几许,贤于臧获便相忘。

他生尚欲随吾在,要奉香炉漉水囊。

(0)

次韵尧明贡院诗

忍穷不能归,强饭亦良计。

东风频报春,草木可次第。

厌为龙头缩,宁作龟尾曳。

从来翰墨场,即有闻见滞。

譬如已耕田,更欲深种艺。

或蒙卤莽报,未肯即卖弃。

不闻太仓粟,亦校毫发细。

王卿固倦游,秽浊有蝉蜕。

声名动时人,我实托末契。

泥涂倒屐齿,尘埃涴衣裌。

要为无用用,乃作不事事。

下马旧战场,午日在庭戺。

向来槁木枝,忽有红绿缀。

来非偶然住,去亦无所诣。

聚蚊著瓯中,得听此鹤唳。

窗前有馀馥,胜韵入松桂。

扁舟下淮南,闾里思少憩。

熟观昔所历,请与居士戏。

江湖要同归,不假木兰枻。

(0)

喜章仲孚朝奉见过十韵

苦语不难好,旧交今则无。

但能留客坐,已胜折腰趋。

只有连根煮,初非满眼酤。

苔痕记拄杖,雪影傍跏趺。

语道我恨晚,说诗公不迂。

丁宁入汉魏,委曲上唐虞。

历历有全体,匆匆或半涂。

真当置度外,不敢望庭隅。

日月换新岁,江山非故吾。

他年佳句在,与画密庵图。

(0)

雨后至江上有怀诸子

落日满寒雨,长江收夕霏。

定知聊复尔,敢望不相违。

野鸟晴相唤,残萤晚自飞。

殷勤两山口,好为放朝晖。

(0)

奉答璧公兼简诸友

江山取别太匆匆,对面难寻一段空。

顾我自无黄阁样,如君合是黑头公。

客尘衮衮催前浪,俗眼纷纷替旧红。

炙日茅檐那接膝,重来肯借一帆风。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