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云生处绝尘埃,见说嵩高客寄来。
扶醉未闻和屐到,伴吟曾是探山回。
寻僧过竹青敲月,看鹤沿池冷卓苔。
知渡寒溪偏得力,夕阳风紧打冰开。
倚云生处绝尘埃,见说嵩高客寄来。
扶醉未闻和屐到,伴吟曾是探山回。
寻僧过竹青敲月,看鹤沿池冷卓苔。
知渡寒溪偏得力,夕阳风紧打冰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场景,诗人赵湘通过包山人的拄杖,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品格与山居生活的独特韵味。首句"倚云生处绝尘埃",写出了山居环境的高洁与远离尘世的宁静。"见说嵩高客寄来",点明了杖子的来源,暗示了包山人与外界的联系仅限于偶尔的访客。
"扶醉未闻和屐到",暗示了山人饮酒自乐,生活随性自在,来访者少且不扰其清静。"伴吟曾是探山回",则描绘了包山人喜好游山吟咏,杖子见证了他探寻自然的足迹。接下来两句,"寻僧过竹青敲月,看鹤沿池冷卓苔",进一步刻画了山中夜晚的寂静与禅意,杖子在月光下敲击竹林,伴随着池边鹤鸣,显得尤为幽深。
最后两句"知渡寒溪偏得力,夕阳风紧打冰开",寓意深远,杖子不仅帮助山人度过溪流,更象征着坚韧与力量,即使面对严寒与风紧,也能破冰前行。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杖为线索,展现了包山人隐逸生活的恬淡与坚韧,富有画面感和哲理意味。
羡楼台有地,不改换、旧林塘。
想叔父东山,郎君玉树,筹画非常。
云霄正期勋业,见先恢、庭户揽风光。
苍霭昼生翠牖,丹霞晓映雕梁。春莺求友候春阳。
应恋木千章。宜永日图书,凉飙丝竹,皓月壶觞。
蓬莱宛然异境,爱琪花、瑶草近人香。
老矣犹夸能赋,忆君梦到华堂。
凌波罗袜生尘,翠旌孔盖凝朝露。
仙风道骨,生香真色,人间谁妒。
伫立无言,长疑遗世,飘然轻举。
笑阳台梦里,朝朝暮暮,为云又还为雨。
狼藉红衣脱尽,羡芳魂不埋黄土。
涉江径去,采菱拾翠,携俦啸侣。
宝玦空悬,明珰偷解,相逢洛浦。
正临风歌断,一双翡翠,背人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