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春日日卧空庐,门巷萧条长者车。
一卷时看王湛《易》,数行慵寄子公书。
风光少得如人意,颜面从教与世疏。
闻健不来花下醉,明年花发定何如。
经春日日卧空庐,门巷萧条长者车。
一卷时看王湛《易》,数行慵寄子公书。
风光少得如人意,颜面从教与世疏。
闻健不来花下醉,明年花发定何如。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诗人段克己所作的《寄仲坚汉臣二子》。诗中表达了诗人春天闲居空庐的生活状态和情感。首句“经春日日卧空庐”描绘了诗人度过漫长春日,每日无所事事,只能在空寂的房舍中度日。接下来的“门巷萧条长者车”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暗示邻里间的交往稀少。
诗人通过阅读王湛的《易》来打发时间,显示出他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友人子公的思念,但又因懒散而不愿频繁通信。“数行慵寄子公书”流露出淡淡的孤寂和对友情的渴望。
“风光少得如人意”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美景的不满,觉得它未能满足自己的心情。他选择保持与世隔绝的态度,“颜面从教与世疏”,宁愿独处,不迎合世俗。
最后两句“闻健不来花下醉,明年花发定何如”以花为引,感慨时光流逝,健康未知,期待着来年花开时,如果朋友依然健在,不知会是怎样一番情景。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淡泊以及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武川之溪,浙水所发源。
西流到金华,合为双溪波流益沄沄。
当其发源处,粤有徐氏居其村。
渠家奕世尚诗礼,种德植义素以积善闻。
有弟与昆,有子及孙,一门之内,蔼然若春温。
世业不陨,善之所积,是乃庆所存。
试观在昔,或七叶珥貂,或三世列戟,悉由微贱高其门。
积德所致讵谓无其因,彼有稔奸肆恶乃获尊。
富安荣者天之未定非天实,薨薨我愿徐氏有引而勿替,百世虽远庆孟敦。
谓予不信请看武川水,源深流长非可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