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历劫吟·其十七》
《历劫吟·其十七》全文
清 / 张洵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往事回头思不穷,嗟予遭际有谁同。

兰成身世沧桑感,尽在江南一赋中。

(0)
鉴赏

这首诗《历劫吟(其十七)》由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通过“往事回头思不穷,嗟予遭际有谁同”这两句开篇,便将读者引入了深沉的历史反思与个人命运的感慨之中。诗人以“兰成身世沧桑感,尽在江南一赋中”收尾,巧妙地将个人经历与历史变迁相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刻回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切感悟。

“往事回头思不穷”,这句话道出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追忆与思考永无止境,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与反思。这里的“往事”不仅指个人的经历,也涵盖了更广泛的历史事件,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度关注与思考。

“嗟予遭际有谁同”,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遭遇的独特性和孤独感。在感叹自己命运的遭遇无人能理解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同类命运的渴望与寻求共鸣的情感。

“兰成身世沧桑感”,“兰成”是南朝宋文学家鲍照的字,此处借指诗人对于自身经历的沧桑变化有着深刻的体会,如同鲍照一般,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与变迁。这种沧桑感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历史长河中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相互作用的深刻洞察。

“尽在江南一赋中”,最后两句将上述的情感与思考浓缩于“江南一赋”之中,暗示着诗人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和记录自己的经历与感受。这里“江南”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象征着一种文化氛围和情感寄托,而“一赋”则代表了诗人通过文学作品传达的丰富内涵和深邃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哲学思考,同时也传递出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张洵佳
朝代:清

字少泉,又字瑞生。同治癸酉优贡,历署河南上蔡,宁陵陈留县知事,升用直隶州知州。著有《爱吾庐诗钞》。先生诗宗香山,为人朴讷谨愿,胸无城府。严取与,辨义利,交久益敬。乡里后进有一才一艺者,必为之揄扬不置。需次汴垣,兼藉课徒自给,春秋榜发售者踵接。徐东海相国、朱古薇侍郎其尤著者也。宰上蔡日,终日堂皇,清理狱讼,不三月,囹圄一空。宁陵亦然。调署陈留二年,学道爱人,宽猛相济,政绩尤著。先生五十书怀诗有“两载民情水乳融”之句。年五十一,即自劾旋里。春秋佳日,惟与二三知已饮酒赋诗,不问门以外事,时论高之。
猜你喜欢

御宴蓬莱岛

晓入重闱对冕旒,内家开宴拥歌讴。

驼峰屡割分金碗,马奶时倾泛玉瓯。

禁苑风生亭北角,寝园日转殿西头。

山前山后花如锦,一朵红云侍辇游。

(0)

宜宾别杨同年

江行骇湍涛,文字无暇寻。

满听舟人歌,胸中垢秽侵。

宜宾夷獠乡,系缆日欲沉。

仓卒拜年契,外堂闻韶音。

鸡肥为予烹,酒美亦共斟。

语笑不知夕,蟾蜍满衣襟。

首陈兵战谋,西北敌可擒。

次论月蚀诗,独采仝愈心。

未憎轻簿走,窃誉希山林。

儒学规矩奇,约绳固所钦。

誓将革愚鲁,庶异柴与参。

会浅别又长,情重愁愈深。

愿终保壮节,勿作涧松吟。

天子思太平,此非久滞淫。

(0)

隐者

宁采箕山钓颍滨,放勋天大不能臣。

渔郎未必知年代,先有逃尧次避秦。

(0)

僧德殊家水帘求予咏

淙淙万音落石颠,皎皎一派当檐前。

清风高吹鸾鹤唳,白日下照蛟龙涎。

浮云妆额自能卷,缺月琢钩相与县。

朱门试问幽人价,翡翠鲛绡不直钱。

(0)

虞美人

卷荷香澹浮烟渚,绿嫩擎新雨。

琐窗疏透晓风清,象床珍簟冷光轻,水文平。

九疑黛色屏斜掩,枕上眉心敛。

不堪相望病将成,钿昏檀粉泪纵横,不胜情。

(0)

临川见新柳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州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