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王九如·其一》
《别王九如·其一》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海势居然远,相看此共深。

世人论交态,惟子许初心。

独日窥行色,疏星散别襟。

无言亦不可,愁绝为知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王九如分别时的情景,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首联“海势居然远,相看此共深”,以大海的辽阔比喻友情的深厚,两人虽将分别,但心中那份深厚的情感如同大海般深远,难以言喻。

颔联“世人论交态,惟子许初心”,对比了世俗中人们交往的种种状态,强调了与王九如之间的友谊是基于最纯粹的初心,不受外界影响。

颈联“独日窥行色,疏星散别襟”,通过日落和稀疏的星星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到来,两人相对无言,各自整理衣襟,准备面对即将到来的分别。

尾联“无言亦不可,愁绝为知音”,表达了即使不说话也能感受到对方的深情,离别之际,愁绪难抑,因为对方是自己深知的知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分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友情中的不舍与感慨,以及对知音的珍视之情。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笔山

晚来设色霞成绮,秋至回文雁作行。

借问墨池何处是,一江环绕漱琳琅。

(0)

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文昌仙伯天人姿,爱山寻胜如书痴。

忽摩台符历参井,麾幢溯峡春迟迟。

山林川后总效职,万壑千岩俱献奇。

就中巫山绝雄胜,插天紫翠相参差。

神妃来下佩声远,驻此名地相安之。

峰旋地转自前后,屹立万马如追随。

两山有川幻天巧,禹功到此神应疲。

仰天照眼如匹练,舟行电掣翻云旗。

迅帆竞惜峰峦过,艅艎望眼裳褰帷。

悬崖下有欲落石,古木上有参天枝。

龙登鹤聚仙既集,云升雨暗天如低。

从来三峡号至险,高牙稳泛如游嬉。

扬旌一览天下胜,词源倒峡知优为。

尝闻奇观天亦惜,遇贤辄与因其时。

少陵遇此虽穷寂,妙语惊人多在兹。

彫镌万象发天閟,衙官屈宋声争驰。

公今曳履星辰上,调元妙手行将施。

天教来作东道主,欢声和气生江湄。

公来顿觉雪山重,青城增气联峨眉。

首驱巫阳入新句,一洗前作堪解颐。

英词从此遍蜀道,迥出尘表无纤缁。

尝忧此地难久驻,转首绝境成嗟嘻。

直欲使拂素练图翠嶷,写松峦起云之状,模翠屏栖凤之嵋。

终朝诵公有声画,却来看此无声诗。

(0)

题九龙岩

潇湘行迈遇初秋,何幸因官得一游。

无异醴陵三室洞,九仙羽客是吾俦。

(0)

采桑子·其一老人生日

中秋过了还逢社,寿我亲闱。百里熙熙。

尽道平反赖母慈。浏川水阔吾山峻,福禄如斯。

禄鬓青眉。子又生孙孙又儿。

(0)

腊雪

好雪还从腊日飞,空庭委积路淋漓。

寒深闭户难延客,兴发乘舟欲访谁。

没谷沉崖真快意,撒盐飞絮敢言诗。

儿童诧见千山缟,来岁丰登定可期。

(0)

闺怨

露颗珠团团,冰肌玉钏寒。

杏梁栖只燕,菱镜掩孤鸾。

残树枯黄遍,圆荷湿翠乾。

绣帘生色画,窗下带羞看。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