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晖阁前十三松,虬枝诘曲拿高空。
岁时代谢几阅历,撑青云盖圆童童。
杪春首夏例望雨,阁中兀坐愁蕴隆。
才喜天边缕薄云,厌闻窗外鸣终风。
谡谡天籁真笙竽,乃作商吹增忧忡。
尔松尔松胡不居员峤之侧、元岭之东,为彼仙人所抚摩、猿鹤之相从。
否则为岱岳五大夫、淮南十八公,何为落落潇洒质,憎弃乃如拱把桐。
呜呼良材时亦藉遭逢,世间得失纷穷通。
只此殷忧萃一已,谁能后凋待三冬。
清晖阁前十三松,虬枝诘曲拿高空。
岁时代谢几阅历,撑青云盖圆童童。
杪春首夏例望雨,阁中兀坐愁蕴隆。
才喜天边缕薄云,厌闻窗外鸣终风。
谡谡天籁真笙竽,乃作商吹增忧忡。
尔松尔松胡不居员峤之侧、元岭之东,为彼仙人所抚摩、猿鹤之相从。
否则为岱岳五大夫、淮南十八公,何为落落潇洒质,憎弃乃如拱把桐。
呜呼良材时亦藉遭逢,世间得失纷穷通。
只此殷忧萃一已,谁能后凋待三冬。
这首诗描绘了清晖阁前十三株松树的生动形象与诗人对其的深沉感慨。诗中以松树为喻,表达了对人生际遇、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首句“清晖阁前十三松”,点明地点与主体,十三松寓意众多,象征着复杂多变的人生境遇。接着,“虬枝诘曲拿高空”描绘松树形态,虬枝盘旋,直冲云霄,展现了松树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岁时代谢几阅历,撑青云盖圆童童”两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和松树的成长,表现了生命的循环与成长的过程。松树历经岁月的更迭,依然挺立,如同撑起一片青云,象征着不屈的精神。
“杪春首夏例望雨,阁中兀坐愁蕴隆”描绘了松树在特定季节的景象,以及诗人独自在阁中等待雨水的心情,隐含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内心情感的投射。
“谡谡天籁真笙竽,乃作商吹增忧忡”将松树的风声比作天籁之音,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但在这乐章中却夹杂着忧愁,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最后,“尔松尔松胡不居员峤之侧、元岭之东,为彼仙人所抚摩、猿鹤之相从。否则为岱岳五大夫、淮南十八公,何为落落潇洒质,憎弃乃如拱把桐。”诗人借松树自问,表达了对理想状态的向往与现实处境的不满。他希望松树能置身于仙境,与仙人、猿鹤为伴,或是成为名山大川中的名木,而非孤独地生长在平凡之地。
“呜呼良材时亦藉遭逢,世间得失纷穷通。只此殷忧萃一已,谁能后凋待三冬。”诗人感叹良材虽好,但命运多舛,世间的得失变化无穷,只有深重的忧虑凝聚于一身。他以松树的坚韧比喻自己的坚守,即使面对严冬,也能保持不凋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诗中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