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光佛眩两街僧,六角金从五字增。
几叶栟榈人易忽,一逢安石价须腾。
轻翻香袖风生席,独映齐纨月似冰。
纱帽閒眠对鸥客,不须庸汝却炎蒸。
九光佛眩两街僧,六角金从五字增。
几叶栟榈人易忽,一逢安石价须腾。
轻翻香袖风生席,独映齐纨月似冰。
纱帽閒眠对鸥客,不须庸汝却炎蒸。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清凉之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首联“九光佛眩两街僧,六角金从五字增”以夸张的手法,将夏日的阳光比作眩目的佛光,照耀在街道上的僧侣身上,同时以“六角金”象征着夏日的炎热,通过“五字增”暗示着炎热的增加,营造出一种夏日特有的氛围。
颔联“几叶栟榈人易忽,一逢安石价须腾”运用了栟榈树和安石(即安石子,一种石头)的典故,栟榈树易于被人们忽视,而一旦遇到安石,其价值便会陡然上升,以此来比喻夏日中不经意间出现的清凉之物,其珍贵与难得。
颈联“轻翻香袖风生席,独映齐纨月似冰”进一步描绘了夏日的凉爽。轻盈的衣袖在微风中翻动,仿佛带起了一阵凉风,让席上之人感到舒适。而月下映照的齐纨(一种丝织品)则如同冰块一般,给人以清凉之感。
尾联“纱帽閒眠对鸥客,不须庸汝却炎蒸”以纱帽闲眠的隐士形象,面对着悠闲的鸥鸟,表达了诗人对夏日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里“不须庸汝却炎蒸”一句,意为无需刻意寻求避暑之法,因为自然的清凉已经足够令人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清新,富有诗意。
沄沄江波阔,黯黯毒雾吐。
舟行麻墟口,川原见深阻。
叠嶂千万重,贼穴难比数。
西或连闽蜀,东应接吴楚。
居民与商舶,劫掠莫敢禦。
无人向谁何,况敢索征赋。
我来值零雨,寂寂无所睹。
伫立空嗟咨,此独非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