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轮无滞轨,商飙入修林。
密茜易疏薄,澄水明遥岑。
是时秋菊繁,迟迟独何心。
有如真烈士,不受时物侵。
缅怀东篱人,有酒不同斟。
南山空在目,飞鸟来夕阴。
人生抱夙契,千载成知音。
羲轮无滞轨,商飙入修林。
密茜易疏薄,澄水明遥岑。
是时秋菊繁,迟迟独何心。
有如真烈士,不受时物侵。
缅怀东篱人,有酒不同斟。
南山空在目,飞鸟来夕阴。
人生抱夙契,千载成知音。
此诗《重阳》由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描绘了重阳节时的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情感。首句“羲轮无滞轨,商飙入修林”以羲和之轮比喻太阳,商飙则指秋风,描绘出秋日阳光与凉爽秋风交织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接着,“密茜易疏薄,澄水明遥岑”两句,通过植物从茂密到稀疏的变化,以及清澈水面映照远山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季节特征,同时也暗示着时光的流转与自然界的更迭。
“是时秋菊繁,迟迟独何心”点出了重阳节的特色——菊花盛开。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菊花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独自面对秋日美景时的思绪与情感。
“有如真烈士,不受时物侵”一句,将诗人自己比作不为外界所动摇的真烈士,强调了其内心的坚定与独立。
“缅怀东篱人,有酒不同斟”则借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友情的珍惜,同时暗含着与友人相聚却未能同饮的遗憾。
最后,“南山空在目,飞鸟来夕阴”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飞鸟归巢的宁静画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人生抱夙契,千载成知音”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于长久友谊的渴望与珍视,认为真正的知己不论时间的长短,都能成为永恒的知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与人文关怀。
静掩重门。春塞重、鸦栖又到黄昏。
乱飘琼蕊,堆满瓦陇墙根。
好共梨花争素质,欲同柳絮斗轻魂。舞翩翻。
小窗浙沥,乌鹊惊喧。
有人摊书独坐,正炉添活火,茶熟香温。
夜冷风凄,东君锁住春痕。
铜壶三传漏永,照孤影、残灯一豆存。
更深也,听雁声嘹唳,飞过前轩。
苍凄林莽,度征鸿正是,高空秋肃。
瑟瑟水天芦荻岸,愁杀布帆双逐。
越海云沉,吴江枫冷,何处扁舟宿。
青山入眼,浮螺不似新沐。
廿载鹿独江皋,黄尘浊酒,霜雪纷山麓。
此日追陪群彦后,觉秽在前珠玉。
芒屩难归,貂裘尽敝,梦里梅花屋。
频搔短鬓,媻娑不堪簪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