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伯兄久,荆花静晚风。
平生敦手足,此日任西东。
万里看鸿鹄,三冬困蛰龙。
不知今夜烛,谁与一尊同。
不见伯兄久,荆花静晚风。
平生敦手足,此日任西东。
万里看鸿鹄,三冬困蛰龙。
不知今夜烛,谁与一尊同。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的《邸中思家四首(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句“不见伯兄久”,点明了诗人长时间未见兄长的事实,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荆花静晚风”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荆花在晚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
“平生敦手足,此日任西东”两句,诗人回忆起与兄长之间的深厚情谊,无论过去如何亲密无间,如今却因生活的奔波而各自东西,无法相聚,表达了对兄弟分离的感慨。
“万里看鸿鹄,三冬困蛰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困于寒冬之中的蛰龙,而将兄长比作翱翔天际的鸿鹄,形象地展现了兄弟间的距离感和各自的处境,同时也蕴含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由的向往。
最后,“不知今夜烛,谁与一尊同”表达了诗人此刻孤独的心情,他不知道在这样的夜晚,是否有兄弟相伴,共同举杯畅饮,流露出深深的思念和寂寞。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相聚的渴望,读来令人动容。
目昏罢观书,足蹇停游山。
二事差可乐,造物乃复悭。
得非闵我老,作意镌其顽。
扫除尽宿习,使得终日闲。
闲亦何负汝,剡曲茆三间。
奇石玩荦角,清流听淙潺。
勿言村醪薄,数酌可解颜。
翛然日已夕,卧看飞鸟还。
岁暮天苦寒,风雨复乘之。
道边得古寺,欣然具晨炊。
瘦树立中庭,断蔓络短篱。
小僧为设炉,童子烧槁枝。
坐令手足柔,髭间失冰凘。
敬礼龛中像,尽读庑下碑。
少年志四方,故里了不思。
晚知行路难,更觉游子悲。
一官始巴僰,剡曲归何时。
置之勿复道,烂醉忘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