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戊午吟·其十三》
《戊午吟·其十三》全文
明 / 高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见易更须知用易,圣人原只用中庸。

刚柔见处几先吉,中正亡时动即凶。

能惧始终皆免咎,存诚隐显悉成龙。

莫言卜筮用为小,动静须占是易宗。

(0)
鉴赏

此诗《戊午吟(其十三)》由明代诗人高攀龙所作,通过探讨《易经》的智慧与应用,展现了对中庸之道的深刻理解与实践的重要性。

首句“见易更须知用易”,强调了认识《易经》与实际运用《易经》之间的关系,认为只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真正掌握《易经》的精髓。接着,“圣人原只用中庸”一句,借用了儒家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中庸”,指出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是因为他们能够恰当地运用中庸之道,平衡事物的两端,达到和谐与稳定。

“刚柔见处几先吉,中正亡时动即凶”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易经》中的阴阳、刚柔相济原则。在处理事物时,既要认识到事物的刚性一面,也要看到其柔性的一面,适时调整,以避免因偏激而招致的不利后果。反之,如果失去了中正的原则,行动过于激进或迟缓,都可能导致失败。

“能惧始终皆免咎,存诚隐显悉成龙”则表达了对持之以恒、诚实守信以及内外兼修的重视。无论是在公开场合还是隐蔽之中,只要保持真诚,就能够像龙一样,无论在显赫还是隐秘之处都能展现出卓越的品质和能力,避免犯错。

最后,“莫言卜筮用为小,动静须占是易宗”强调了《易经》不仅适用于卜筮预测,更是指导人们日常行为和决策的重要工具。无论是静止不动还是行动变化,都应该遵循《易经》的原理,将其作为行事的根本准则。

综上所述,《戊午吟(其十三)》通过高攀龙的笔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易经》中的哲学思想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鼓励人们在面对各种情况时,都能够秉持中庸之道,灵活运用《易经》的智慧,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介绍
高攀龙

高攀龙
朝代:明   字:存之   籍贯:江苏无锡   生辰:1562年 - 1626年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猜你喜欢

北山口号·其五

天岳东回纳赣川,山峰断处是青天。

螺湖桥下清流水,留向槎滩送战船。

(0)

北山口号·其二

过江云起剑锋驰,捕取红巾血作池。

后日庐陵收野史,水东第一赛男儿。

(0)

感秋

鬓如疏叶挂林端,带减腰围逐月宽。

久病秋深心易怯,多愁夜永梦难安。

暗蛩入户输清苦,落月窥窗进薄寒。

屈指青春平野望,东风随意马头看。

(0)

张德彦

跋涉逾千里,存亡间一舟。

绝怜干禄误,翻致遗亲忧。

水国寒潮晚,山城古木秋。

行藏盍深省,向晦庶无尤。

(0)

老病

丧乱交游尽,艰难老病深。

寥寥平世策,落落古人心。

夕照惊岐路,晨霜忆故林。

折腰宁五斗,敝帚或千金。

(0)

立春日试笔

霞坞光相炫,冰池冻半开。

影随瑶色起,香逐綵旗来。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