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济源李少卿园亭》
《寄题济源李少卿园亭》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县僻人事少,土肥风物殊。

杖刊灵寿木,轮裹溴梁蒲。

竹不减淇水,花仍似洛都。

主公眉雪白,游览未尝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ánshǎoqīngyuántíng
sòng / guāng

xiànrénshìshǎoféifēngshū

zhàngkānlíng寿shòulúnxiùliáng

zhújiǎnshuǐhuāréngluòdōu

zhǔgōngméixuěbáiyóulǎnwèicháng

注释
县僻:偏远的县份。
人事少:人烟稀少。
土肥:土壤肥沃。
风物殊:景致特殊。
杖刊:刻有。
灵寿木:一种珍贵的木材。
轮裹:车轮包裹。
溴梁蒲:当地特产的植物。
竹不减:竹子不逊色于。
淇水:古代河流名,以竹多著称。
花仍似:花朵仍然像。
洛都:洛阳,古代繁华都城。
主公:对主人或领导的尊称。
眉雪白:两眉如雪白。
游览:出行游玩。
未尝扶:从未需要扶持。
翻译
这里地方偏僻人烟稀少,土壤肥沃景致独特。
手杖上刻着灵寿木纹,车轮包裹着溴梁蒲叶。
竹林繁茂如淇河水,花朵鲜艳似洛阳城。
主公两眉如雪般洁白,出行游玩从未需人扶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偏僻县份的宁静生活和自然风光。开篇“县僻人事少,土肥风物殊”两句,既点明了地点的偏远,又描写了这里的人稀少,土地肥沃以及独特的自然景观。

接下来的“杖刊灵寿木,轮裹溴梁蒲”两句,则具体描绘了当地的植物特征。诗人通过对树木和水草的细致描述,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自然丰饶的意象。

中间“竹不减淇水,花仍似洛都”两句,更是以著名的美景——淇水之竹和洛阳之花作为比较,形象地表达了这里竹林和花卉的繁茂与美丽。这种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此地自然风光的赞叹。

最后,“主公眉雪白,游览未尝扶”两句,则转向人物描写,表达了主人(李少卿)年事已高、头发如雪,但依旧保持着旺盛的生活热情和对自然美景的游历兴趣。这里没有直接提及帮助或搀扶老人,而是通过未曾需要扶持来暗示诗中主人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以其清新隽永、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司马光对朋友园亭的赞美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舟中初见武夷山

四十年来劳梦想,一杯今始识真容。

沿流莫遏穷源兴,老我堪寻若个峰。

仙子迹深山间寂,棹歌声断翠蒙茸。

怀贤适任搜求责,祇恐虚岩有卧龙。

(0)

过平湖沈楷炼二秀才宅

乌纱白葛暮春前,何处烟霞得辋川。

清水人家看入画,罗浮客子笑当筵。

名花恰对平生眼,怪石真成小洞天。

萧管莫催山阁雨,清樽红烛愧留连。

(0)

游金山寺

黄埃不改眼中秋,此日金山又繫舟。

地拥长江吞巨海,天教绝景镇中流。

烟云苾洌尝龙井,身世依稀在蜃楼。

欲话无生真境界,钟声不动水光浮。

(0)

自发潞河至郭县水浅舟胶聊成短什

村醪何处许深倾,诗思瞢腾唤未醒。

天际浮云终不定,眼边疏柳为谁青。

漕渠浅浅流春绿,午枕频频聒运丁。

万顷玻瓈一轮月,几时还我弄沧溟。

(0)

赠石斋先生十首·其四

方舟展清眺,辍棹引离觞。

潮水纡寒玉,秋山带夕阳。

鹏飞天亦窄,鸥懒海俱忘。

尽把行藏意,添诗入锦囊。

(0)

再用前韵答克明

挂席冬冬谩击鼍,长风能送可须多。

青山更有森如玉,老眼还能碧似波。

横槊他年空自伟,饮牛何处枉悲歌。

涂泥久蛰精神富,天地休嗟逆境魔。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