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糜粟诏,将不醉、饱生灵。
便收拾银瓶,当垆人去,春歇旗亭。
渊明权停种秫,遍人间,暂学屈原醒。
天子宜呼李白,妇人却笑刘伶。提葫芦更有谁听。
爱酒已无星。想难变春江,蒲桃酿绿,空想芳馨。
温存鸬鹚鹦鹉,且茶瓯淡对晚山青。
但结秋风鱼梦,赐酺依旧沈冥。
汉家糜粟诏,将不醉、饱生灵。
便收拾银瓶,当垆人去,春歇旗亭。
渊明权停种秫,遍人间,暂学屈原醒。
天子宜呼李白,妇人却笑刘伶。提葫芦更有谁听。
爱酒已无星。想难变春江,蒲桃酿绿,空想芳馨。
温存鸬鹚鹦鹉,且茶瓯淡对晚山青。
但结秋风鱼梦,赐酺依旧沈冥。
这首宋词《木兰花慢·禁酿》是罗志仁所作,以饮酒为主题,表达了对禁酿政策的感慨和对美酒的怀念。开篇"汉家糜粟诏"引用历史典故,暗示了对朝廷禁酿政策的批评,认为这样的法令未能满足人们对美酒的享受,反而让百姓失去了畅饮的乐趣。"便收拾银瓶,当垆人去"描绘了酒店中卖酒女消失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禁酿带来的寂寥。
接下来,词人借用陶渊明和屈原的典故,表达对自由饮酒的向往,认为人们应该暂时放下禁令,像他们那样借酒抒怀。"天子宜呼李白"一句,意指连皇帝也应理解饮酒的文化价值,而"妇人却笑刘伶"则暗示了民间对此的讽刺态度。
"提葫芦更有谁听"流露出对美酒无人欣赏的哀叹,"爱酒已无星"则表达了对酒的深深热爱。词人接着想象春江的葡萄酿出的绿色美酒,以及那芬芳的气息,都只能在心中空想。
最后,词人以温存的鸬鹚鹦鹉相伴,品茶赏景,但仍寄托着对往昔饮酒生活的怀念,只愿在秋风中做鱼梦,而现实中的赐酺(即宴会)却依然沉闷无趣。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饮酒为线索,寓言式的表达了对社会风气和个人情感的微妙洞察。
天际云空,枝头风逗,萧然凉浸疏桐。
看烟凝翠嶂,露泣寒蛩。
缥缈冰轮出海,秋气静、玉宇玲珑。
怡情处、闲乘舴艋,醉折芙蓉。溶溶。
光浮绿沼,爱月连素浪,水接蟾宫。
把清波摊破,纤指轻笼。
应念姮娥难遇,莫分手、放过池东。
从今后,准期三五,此地相逢。
朱阑曲槛闲凭,松篁掩映深深院。
丹枫染遍,黄花初放,色深香浅。
玉案联吟,锦笺分韵,珠玑新璨。
最无端牧笛,声声起处,催日落,横塘晚。
别后蒹葭水远。正空闺、梨云梦断。
丹青一幅,天风吹坠,罗浮春满。
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毫端如见。
怕朝来、翠羽双双飞去,莫晶帘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