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吹角正黄昏,城郭千家早闭门。
呜咽未成初似语,凄凉三叠转消魂。
胡儿入塞应长泣,老戍临边几尚存。
肠断关山今夜月,梅花落尽楚江村。
南楼吹角正黄昏,城郭千家早闭门。
呜咽未成初似语,凄凉三叠转消魂。
胡儿入塞应长泣,老戍临边几尚存。
肠断关山今夜月,梅花落尽楚江村。
这首明代诗人陈沂的《吹角》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边塞景象。首句“南楼吹角正黄昏”,以南楼的号角声点出时间,渲染出一种苍茫而宁静的氛围,暗示战事或戍守的存在。接着,“城郭千家早闭门”进一步强化了寂静与紧张,家家户户早早关门,反映出战乱带来的不安。
“呜咽未成初似语,凄凉三叠转消魂”两句,通过角声的呜咽和反复,传达出深沉的哀愁和无尽的思乡之情。角声仿佛在诉说,由最初的低吟到三叠悲鸣,直击人心,使人黯然神伤。
“胡儿入塞应长泣,老戍临边几尚存”两句,将视角转向边疆的戍卒,想象敌军入侵的情景,以及那些坚守边关的老兵,他们的命运令人同情,不知还有多少人能继续守卫。
最后,“肠断关山今夜月,梅花落尽楚江村”以景结情,月光洒满关山,梅花凋零,象征着战乱的残酷和离别的凄凉。在这样的夜晚,戍卒的思念之情如同江村梅花落尽般,令人触目惊心,余韵悠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角声和边塞景象,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对和平的渴望。
君不见,苕溪西南石鼓山,鸟如鸲鹆啼其间。
一人相传是阿弟,千呼万唤去复还。
身为独雁失俦侣,所愧鹡翎图急难。
绕林哀哀诉明月,夜阑月落声渐咽。
天地阔远兄不闻,苍厓下泪山竹裂。
岂无鸦舅与鹁姑,人各有心非友于。
陟冈四顾空欷歔,君不见,江南望夫谁家子,登山化石不得语。
冷眼三边处。喜舍人、水滨跃马,上京西路。
三国英雄千载矣,形胜依然如故。
这勋业、向谁分付。
袖里翰林风月手,也何妨、戮力风寒护。
谈笑暇,诗吟虏。岘山几载无人顾。
幸如今、剪除荆棘,扫清飙雾。
换得东南新局面,政欠十分著数。
算人物、须还羊杜。
玉帐筹边机会好,把规模、赶出中原去。
天下事,书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