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湖鹿洞两优游,吾道南来谁与俦。
鄮地传心化已洽,堇山遗教泽长留。
空阶向日春风度,栋宇凌云化雨周。
声誉已垂百世后,长江虹水不空流。
鹅湖鹿洞两优游,吾道南来谁与俦。
鄮地传心化已洽,堇山遗教泽长留。
空阶向日春风度,栋宇凌云化雨周。
声誉已垂百世后,长江虹水不空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姚颖题于絜斋书院的作品,表达了对鹅湖鹿洞学术交流之地的赞美和对其教育理念深远影响的感慨。首句“鹅湖鹿洞两优游”描绘了学者们在这些学术胜地的自由探讨和愉快学习氛围。接着,“吾道南来谁与俦”暗示了作者对于自己所传承之道的自豪,以及寻找知音的期待。
“鄮地传心化已洽”赞扬了当地教育的深入人心,而“堇山遗教泽长留”则强调了前任的教诲如山川之泽,长久流传。诗人进一步通过“空阶向日春风度,栋宇凌云化雨周”描绘书院环境的宁静与崇高,暗示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子。
最后两句“声誉已垂百世后,长江虹水不空流”总结全文,表达书院的声名将如同长江虹水般,历久弥新,永不消逝。整体上,这首诗是对絜斋书院历史贡献和精神价值的深情赞颂。
登高懒,且平地过重阳。风雨又何妨。
问牛山悲泪又何苦,龙山佳会又何狂。
笑渊明,便归去,又何忙。也休说、玉堂金马乐。
也休说、竹篱茅舍恶。花与酒,一般香。
西风莫放秋容老,时时留待客徜徉。
便百年,浑是醉,几千场。
倏忽光阴,四大浮空,是非久坚。
这轮回谁保,朝昏彻彼,家缘恩爱,系绊迁延。
一个真灵,千生万劫,苦海浮沉逐孽缘。
当须悟,在伊家慷慨,生死争先。聪明切听微言。
好放下闲愁搜妙玄。
认贫闲寂淡,休生恶勘,元初一点,摆出新鲜。
直正无私,常行平等,坦荡逍遥任自然。
真功行,向闲中慢慢,积累成千。
天地为炉,昆冈欲烬,此君兴味何长。
深林苍雪,特地作清凉。
甲刃摐摐阵里,翠旌纛、佩玉鸣珰。
须知道,生来有节,晚岁更昂藏。
诗人闲品藻,卫公九十,淇水徜徉。
任风花高下,蝶乱蜂狂。
有客长途苦暍,贪美荫、欲买陂塘。
推门去,何妨枕藉,三万六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