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光阴,四大浮空,是非久坚。
这轮回谁保,朝昏彻彼,家缘恩爱,系绊迁延。
一个真灵,千生万劫,苦海浮沉逐孽缘。
当须悟,在伊家慷慨,生死争先。聪明切听微言。
好放下闲愁搜妙玄。
认贫闲寂淡,休生恶勘,元初一点,摆出新鲜。
直正无私,常行平等,坦荡逍遥任自然。
真功行,向闲中慢慢,积累成千。
倏忽光阴,四大浮空,是非久坚。
这轮回谁保,朝昏彻彼,家缘恩爱,系绊迁延。
一个真灵,千生万劫,苦海浮沉逐孽缘。
当须悟,在伊家慷慨,生死争先。聪明切听微言。
好放下闲愁搜妙玄。
认贫闲寂淡,休生恶勘,元初一点,摆出新鲜。
直正无私,常行平等,坦荡逍遥任自然。
真功行,向闲中慢慢,积累成千。
这首元代谭处端的《沁园春》词,以光阴流转和生命轮回为主题,表达了对世间万物无常的认识和修行的智慧。词中首先指出时间的迅速和人生的短暂,"倏忽光阴,四大浮空",暗示生命的虚幻不实。接着,词人强调了因果关系,轮回中的恩爱与牵绊并非永恒,"是非久坚","苦海浮沉逐孽缘",提醒人们应看破红尘。
词的转折点在于"当须悟",倡导人们要领悟生死的真谛,放下执着,"在伊家慷慨,生死争先",即在面对生死时,应有大度和超脱。接下来,词人鼓励听从智慧的微言,"聪明切听微言",并教导人们要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淡泊,"认贫闲寂淡",避免过度的欲望和烦恼。
最后,词人强调修行的直正无私和平等精神,"直正无私,常行平等",主张顺应自然,"坦荡逍遥任自然"。修行并非急功近利,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积累,"真功行,向闲中慢慢,积累成千",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和积善成德的理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寓教于乐,既有哲理深度,又富有诗意,展现了谭处端对于人生和修行的独特见解。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