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声甘州·其五送春韵》
《八声甘州·其五送春韵》全文
宋 / 刘辰翁   形式: 词  词牌: 八声甘州

看飘飘、万里去东流,道伊去如风。

便锦缆危潮,青山御宿,烟雨啼红。

愁是明朝酒醒,听著返魂钟。

留得春如故,了不关侬。

春亦去人远矣,是别情何薄,归兴何浓。

但江南好□,未便到芙蓉。

念今夜、初程何处,有何人、垂袖舞行宫。

青青柳,留君如此,如此匆匆。

(0)
注释
飘飘:形容流水轻盈地流动。
伊:指代离去的人。
锦缆:华丽的船缆。
御宿:帝王或贵族的住所。
返魂钟:象征召回亡魂的丧钟。
了不关侬:与我毫不相干。
芙蓉:古时对荷花的美称。
垂袖:古人衣袖下垂,表示恭敬或闲适。
行宫:帝王出行时临时居住的宫殿。
青青柳:形容柳树的颜色。
匆匆:形容时间过得快或离去的急切。
翻译
看那流水飘向东方万里之外,她离去的速度如同清风。
即使在危险的潮汐中系紧船缆,青山环绕的旅舍,烟雨中传来啼鸟声。
我愁的是明天酒醒后,听到召回亡魂的钟声。
春天依然如旧,与我无关。
春天已离人远去,为何离别之情如此淡薄,归乡之意却如此浓厚。
只是江南的美好,还不足以让我立刻前往芙蓉之地。
想起今夜的旅程,不知何处是终点,又有谁在行宫中垂袖起舞。
青青的柳树,你停留在此,却如此匆忙离去。
鉴赏

这首词作是宋末元初的诗人刘辰翁所创作,名为《八声甘州·其五·送春韵》。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无限留恋和哀愁。

"看飘飘、万里去东流,道伊去如风。" 这两句描绘了春意渐渐消逝,如同远去的风,一去不返。诗人以此表达对春天的依依不舍之情。

"便锦缆危潮,青山御宿,烟雨啼红。" 此处借景抒情,描述了春日游船行驶于波涛中,夜宿青山,感受着细雨中带着春意的温润,显现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愁是明朝酒醒,听著返魂钟。留得春如故,了不关侬。" 诗人在酒醒之际,听闻归魂的钟声,心中充满忧虑,虽然努力想要留住春天,但终究无法阻挡时光的流逝。

"春亦去人远矣,是别情何薄,归兴何浓。" 这几句表达了春天和人的分别愈发遥远,对于离别之情感受特别深刻,而归心则更为迫切。

"但江南好□,未便到芙蓉。" 诗人在此提出疑问,江南的美好尚未完全体验,便即将告别,这种留恋和不舍的心情,令人感同身受。

"念今夜、初程何处,有何人、垂袖舞行宫。青青柳,留君如此,如此匆匆。" 诗人在夜晚时分思索自己所处之地,又有谁与他一道共度此夜。在这匆忙离别的时刻,他希望能留下一丝春意,像那青翠的柳条一般。

整首词作充满了对美好春天的不舍和哀愁,对即将过去的美好时光有着深切的留恋,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岁月匆匆的感慨。

作者介绍
刘辰翁

刘辰翁
朝代:宋   字:会孟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生辰:1233.2.4—1297.2.12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
猜你喜欢

新喻县偶寄彭仁正字

经年离象魏,孤宦在南荒。

酒醒公斋冷,雨多归梦长。

志难酬国泽,术欠致民康。

吾子应相笑,区区道未光。

(0)

道李秀才入军

弱柳贞松一地栽,不因霜霰自难媒。

书生只是平时物,男子争无乱世才。

铁马已随红旆去,同人犹著白衣来。

到头功业须如此,莫为初心首重回。

(0)

下第献所知三首·其一

偶向江头别钓矶,等闲经岁与心违。

虚教六尺受辛苦,枉把一身忧是非。

青桂本来无欠负,碧霄何处有因依?

春风不用相催促,回避花时也解归。

(0)

华阳道者

华阳洞里持真经,心嫌来客风尘腥。

惟餐白石过白日,拟骑青竹上青冥。

翔螭岂作汉武驾,神娥徒降燕昭庭。

长生不必论贵贱,却是幽人骨主灵。

(0)

抒怀

几出东堂谢不才,便甘閒望故山回。

翻思未是离家久,更有人从外国来。

(0)

送王主簿游南海

平生推久要,留滞共三年。

明日东南路,穷荒雾露天。

旷怀常寄酒,素业不言钱。

道在贫非病,时来丑亦妍。

过山乘蜡屐,涉海附楼船。

行矣无为恨,宗门有大贤。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