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岁金秋举狝苗,悠悠旌旆马萧萧。
承欢内外都无间,绳武觐扬亦孔昭。
示法子孙从启跸,随围宾客扈来朝。
新携回部鹘师赤,高处兴安试放雕。
每岁金秋举狝苗,悠悠旌旆马萧萧。
承欢内外都无间,绳武觐扬亦孔昭。
示法子孙从启跸,随围宾客扈来朝。
新携回部鹘师赤,高处兴安试放雕。
这首诗描绘了清代乾隆皇帝在秋季举行木兰行围(即狩猎)活动的情景,展现了皇家的壮观场面和尊贵礼仪。
首句“每岁金秋举狝苗”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秋季是狩猎的最佳时节,狝苗即指狩猎活动。接着“悠悠旌旆马萧萧”描绘了旌旗飘扬、马蹄声声的宏大场景,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庄重的氛围。
“承欢内外都无间”表达了皇帝与宫廷内外人员和谐相处、共享欢乐的场景。“绳武觐扬亦孔昭”则赞美了皇帝继承先祖的美德,其行为光明正大,令人敬仰。
“示法子孙从启跸”表明皇帝不仅亲自参与狩猎,还以此为榜样教育子孙后代。“随围宾客扈来朝”描述了众多宾客跟随皇帝一同出行,体现了皇家的威仪与包容。
最后,“新携回部鹘师赤,高处兴安试放雕”则展示了皇帝狩猎时的高超技艺和对自然的尊重。回部鹘师赤可能指的是来自回部的猎手,他们与皇帝一起狩猎;“高处兴安试放雕”则形象地描绘了在兴安岭的高处放飞雕鹰,进行狩猎的场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再现了清代皇家木兰行围的盛况,展现了皇家的威严、礼仪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黄山秀拔青冥中,天都之峰何穹窿。
高居特室群真集,玉佩珊珊度碧空。
嶙峋直上三千丈,星辰可蹑日可望。
风落钧天帝畤前,瀑飞积雪神皋上。
名山雄镇胡为哉,明牧应求济世才。
华阴京兆徵恢出,石室成都待朕开。
济阳高君岂其胤,麟符作守新安郡。
五马纡临紫气遥,尺书召入甘泉近。
君不见容成氏浮丘公,行随绛节轩辕宫。
圣主明堂朝列辟,岂劳旌驭过崆峒。
羡乎元族,厥裔彭徐。膺灵启业,秉玺神书。
传符永代,独擅邦除。先根氓主,末叶斯□。
可伤黔□,□愧皇墟。古今乃异,盈长空无。
瑞□上纪,凡挟嚣愚。昔食九土,昔食九士。
令□□□,所莅唯守。
所宰唯令,五等相仍,无期九命。
钦咨散骑,水洁璆辉。州里崇仁,朝敦君子。
德俦菹溺,行侪□李。文秀长卿,武该樊杞。
献秩孔臧,林茅悊士。天禄阡沦,归□窀里。
岁月久长,靡言回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