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娇不含笑,西子却宜颦。
脸湿双啼玉,花滋二月春。
拭鮹堆翠袖,溜粉乱朱唇。
欲得千金倩,还渠桃叶津。
阿娇不含笑,西子却宜颦。
脸湿双啼玉,花滋二月春。
拭鮹堆翠袖,溜粉乱朱唇。
欲得千金倩,还渠桃叶津。
这首诗《赋得梨花一枝春带雨》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梨花在春雨中的美丽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梨花与古代美女阿娇、西施相比较,以“含笑”与“宜颦”来衬托梨花的柔美与清雅。
首句“阿娇不含笑,西子却宜颦”,以两位历史上的美女作为对比,暗示梨花虽不似阿娇般含笑,却有着不同于西施的另一种韵味。接着,“脸湿双啼玉,花滋二月春”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梨花在春雨中的姿态,仿佛是少女在哭泣,又像是春天的滋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拭鮹堆翠袖,溜粉乱朱唇”则进一步刻画了梨花的细节之美,翠袖上似乎沾满了雨水,如同珍珠般晶莹剔透;而花瓣上的水珠,则像是朱唇上的粉脂,增添了几分娇艳。最后,“欲得千金倩,还渠桃叶津”表达了对梨花之美的赞叹,想要用千金换取这样的一幕美景,仿佛是渡过了桃叶渡口,寻觅到了心中的桃花源。
整首诗通过对梨花在春雨中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之美的赞美,语言流畅,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云鸿下雀罗,越客变燕歌。
燕歌声激烈,越客悲奈何。
长歌剑斫地,短歌发直竖。
朔风吹易水,四座俱陨泪。
少年羞睚眦,壮士重意气。
拔剑杀仇家,生死无顾忌。
猛虎欲攫人,不择愚与贤。
食胆中自知,岂避猛虎前。
出门远孤征,雄剑终夜鸣。
窜身脱芦下,亡命入幽并。
幽并多豪侠,结交踰平生。
杯酒接然诺,信义何分明。
白日高渐离,筑声怆以怦。
田光为君起,片语谋立成。
荆卿独忼慨,舞阳乃辅行。
上马报仇去,土花照青冥。
秦庭事一就,干载扬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