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公山畔橘洲前,香雪层层覆钓船。
古调化为清瑟怨,折枝形得玉钗妍。
芝田分种当三秀,玄圃移根又几传。
欲剪春愁无处寄,一帘湘水夜如年。
石公山畔橘洲前,香雪层层覆钓船。
古调化为清瑟怨,折枝形得玉钗妍。
芝田分种当三秀,玄圃移根又几传。
欲剪春愁无处寄,一帘湘水夜如年。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梅花的美丽与幽静。首句“石公山畔橘洲前”,以石公山和橘洲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接着,“香雪层层覆钓船”一句,将梅花比作层层覆盖的香雪,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洁白与香气,也赋予了画面动态感,仿佛那香雪正缓缓覆盖着钓鱼的小船。
“古调化为清瑟怨,折枝形得玉钗妍”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梅花的形态与声音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古调化为清瑟之怨,既表现了梅花在寂静夜晚中所散发的哀怨之美,也暗示了梅花虽美却难以言喻的意境;折枝形得玉钗妍,则是通过折断的梅花枝条与玉钗的对比,展现了梅花的娇美与脆弱。
“芝田分种当三秀,玄圃移根又几传”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梅花的象征意义。芝田三秀,玄圃移根,分别指代了梅花的珍贵与传承,暗示了梅花不仅在自然界中绽放,更在文化与精神层面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最后,“欲剪春愁无处寄,一帘湘水夜如年”表达了诗人对梅花之美的感慨与思考。春愁无法剪裁,只能寄托于湘水的长夜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山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更蕴含了深邃的文化意蕴和情感表达,是一首富有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叠巘层峦曲曲湾,中有罅地非人间。
幽人静观适忘形,辄向阴厓结茅亭。
亭前山色青可续,亭下溪流莹如玉。
邀朋终日话绸缪,藐视乾坤真一粟。
老树号风出林杪,浮云飞尽青螺小。
曲栏干外少人行,对面长空落飞鸟。
轻衫细葛暑不知,万象觉来清悄悄。
正是南华诵罢时,呼童扫叶烹新葵。
噫嘻此图谁所为,云是戴氏无声诗。
戴氏山水称绝奇,笔端造化媲王维。
谪仙孙子如我期,便欲跨鹤临清漪。
九疑矗沓湿翠迷,浦溆黯黯黄陵西。
霏英沆漭斗纤袅,咽涩鹧鸪凉月低。
石坛羃历苔痕紫,冷沁羽幢吹不起。
蕊窗琼馆隔离宫,鸾尾参差醮江水。
千年旧恨馀斑斑,幽丛佩玉寒阑珊。
腻粉粘枯乱纷馥,南巡帝子何时还。
瑶瑟声沈天欲曙,女郎蹋歌过江去。
扁舟杳渺吊灵均,脉脉流澌无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