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野行絮如铁,白日如夜车声咽。
历过千山万山云,时飘三点四点雪。
寒肤猬缩毛发张,行人面赤珊瑚僵。
古道风悲怨游侠,蹇驴蹄滑愁道长。
暮烟一抹青句曲,鞭梢遥指此中宿。
夜分禅火灸僵身,侧拥芦花眠破屋。
明日到家喜不远,犹恐雪深没驴眼。
天寒野行絮如铁,白日如夜车声咽。
历过千山万山云,时飘三点四点雪。
寒肤猬缩毛发张,行人面赤珊瑚僵。
古道风悲怨游侠,蹇驴蹄滑愁道长。
暮烟一抹青句曲,鞭梢遥指此中宿。
夜分禅火灸僵身,侧拥芦花眠破屋。
明日到家喜不远,犹恐雪深没驴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句曲道上的艰苦与寒冷之感。开篇“天寒野行絮如铁”,以“絮如铁”形象地表现了天气的严寒,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接着“白日如夜车声咽”,将白天比作黑夜,车声低沉,渲染出一种阴冷寂静的氛围。
“历过千山万山云,时飘三点四点雪”两句,通过“千山万山”和“三点四点雪”的对比,展现了旅途的漫长与艰难,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接下来“寒肤猬缩毛发张,行人面赤珊瑚僵”,直接描绘了行人的身体反应,皮肤紧绷,毛发竖起,面部因寒冷而变得通红,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寒冷对人的影响。
“古道风悲怨游侠,蹇驴蹄滑愁道长”则通过“古道”、“游侠”、“蹇驴”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孤独与艰辛,同时“蹄滑”和“道长”也暗示了道路的崎岖不平。
“暮烟一抹青句曲,鞭梢遥指此中宿”描绘了傍晚时分,烟雾缭绕的景象,以及诗人指向住宿处的情景,给人一种既疲惫又期待的感觉。
最后,“夜分禅火灸僵身,侧拥芦花眠破屋”描述了夜晚,诗人借助禅火取暖,侧身于芦花中,在破旧的屋子里休息,表现了旅途中的困顿与无奈。
“明日到家喜不远,犹恐雪深没驴眼”则表达了对即将到达家门的喜悦,同时也担心雪深可能带来的困难,体现了诗人对家的深切思念和对旅途安全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行走在句曲道上的艰苦经历,以及对家的渴望和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感受,情感真挚,画面感强烈。
山鸠鸣高树,科斗散平池。
甘泽既已足,播谷当及时。
俛焉佩古训,服田不知罢。
躬耕宁为耻,所乐实在兹。
丰年黍稌登,庶用给公私。
匏尊湛香醪,彘肩亦已肥。
农谈共邻叟,鼓腹常熙熙。
人生贵力本,汲汲将奚为。
陶然上皇逸,载诵豳风诗。
十载山中投秃笔,长挥老泪送行役。
今日缘君始放怀,为作长歌写胸臆。
君昔读书三百篇,早期擢桂秋风前。
骅骝健步无由骋,白鹤仙经得秘传。
竹筇行遍吴云白,地利天时细窥测。
丹心欲拯世间贫,厚泽每沾泉下客。
辞家千里游江东,壮年豪气飞晴虹。
大府禁酤若为别,奉一杯水情无穷。
吾乡刘郎好兄弟,为我殷勤致深意。
芳草烟荒同水庐,长松月冷龙湖地。
东郭老生废读书,桂林虽好颜色无。
人生万事还乡好,昼锦何时照里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