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石支松榻,闭门收蠹编。
故人久不至,病客得高眠。
松搐晚风怒,帘分夜雨悬。
老禅应可学,世故苦相牵。
贴石支松榻,闭门收蠹编。
故人久不至,病客得高眠。
松搐晚风怒,帘分夜雨悬。
老禅应可学,世故苦相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情景。他选择在贴近岩石的地方安置松木榻,关上门扉,沉浸在古老的书籍中,享受孤独与宁静。诗中流露出对友人长久未至的淡淡遗憾,以及因病得以安睡的欣慰。夜晚,松树在晚风中摇曳,仿佛带着怒意,而雨滴透过窗帘,悬挂在空中,增添了环境的寂寥。诗人借此情境,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认为老僧的生活态度值得学习,摆脱世事烦扰是多么不易。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静心修身的隐士情怀。
赐被薰炉,曾同见、官槐重绿。
时归看、绮疏叠嶂,楚腰翻曲。
君过蓬山轻岁月,我怀庐阜分符竹。
道别离、待得再归来,人应俗。
春欲动,醅初熟。
追一笑,森三玉。
且相对青眼,共裁红烛。
小语人家闲意态,浅寒都下新装束。
念平生、和雨醉东风,从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