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月环城万骑屯,一朝闻鞑便南奔。
龙枯未必还忧蚁,牛瘠胡为莫偾豚。
典午既衰无管仲,吐蕃方炽有怀恩。
临风一掬英雄泪,散作弥天暮雨昏。
几月环城万骑屯,一朝闻鞑便南奔。
龙枯未必还忧蚁,牛瘠胡为莫偾豚。
典午既衰无管仲,吐蕃方炽有怀恩。
临风一掬英雄泪,散作弥天暮雨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乱时期的边塞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和人民苦难深切的忧虑。开篇“几月环城万骑屯,一朝闻鞑便南奔”两句,生动地勾勒出边疆军队长时间集结和突如其来的撤退场景,透露出战事频仍、国防不稳的紧张气氛。
接着“龙枯未必还忧蚁,牛瘠胡为莫偾豚”两句,则通过对比强调了军队的疲惫和民众的困顿。龙和牛原本象征着力量和丰饶,此处却形容其枯槽与瘦弱,显示出战争带来的生灵涂炭和物资匮乏。
“典午既衰无管仲,吐蕃方炽有怀恩”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昔日英雄辈出的怀念,以及对于当前外患未息、吐蕃(古代西北民族)威胁依存的忧虑。典午即是古代贤臣管仲的典故,吐蕃则是当时宋朝边境上的强敌。
最后“临风一掬英雄泪,散作弥天暮雨昏”两句,以诗人个人情感深入浅出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苦难的悲哀。英雄泪水化为漫天的暮雨,渲染出一种无边际的忧伤和哀痛。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苍凉,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的强烈对比,传达了作者深沉的时代关怀。
峨云羞杀鵔鸃冠,半掩山扉日不关。
林下一般安分好,人生万事转头间。
忘机禽鸟傍人语,入暮牛羊带日还。
多少江山足诗料,一蓑更好伴鸥闲。